來源:健康報 時間:2013-06-08 08:04:24 熱度:1666
●湖南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內(nèi)科教授 曠惠桃
流行性乙型腦炎簡稱乙腦,是由乙型腦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傳染病。動物,尤其是豬為主要傳染源,傳播媒介主要是蚊子。本病有明顯的季節(jié)性,多在夏季流行。小兒多見,死亡率較高,部分患者可留下后遺癥。本病中醫(yī)診斷為“暑溫”,又名“暑瘟”,以暑季驟起高熱,頭痛,嘔吐,項強,甚則神昏、抽搐為主要表現(xiàn)的疫病類疾病。防治乙腦,中醫(yī)多藥療食療并重。
辨證論治要分型
1.熱襲衛(wèi)氣證(輕型):發(fā)熱,微惡風寒,頭痛,神倦嗜睡,惡心,嘔吐,或項強不舒。苔薄黃,脈浮數(shù)。處以銀翹散合白虎湯加減,辛涼解表,清氣泄熱。
2.熱壅氣營證(普通型):高熱,汗多,煩渴,嗜睡或昏迷,頸項強直,四肢抽搐。舌質(zhì)紅絳,苔黃燥,脈數(shù)。處以清營湯加減,清氣泄熱,涼營解毒。
3.熱蘊營血證(重癥型):高熱不退,抽搐頻繁,神昏譫語,呼吸不暢,喉中痰鳴,甚或突然停止呼吸。舌質(zhì)紅絳,脈細數(shù)。處以清瘟敗毒飲合羚角鉤藤湯加減,清營涼血,熄風開竅。
4.正氣外脫證(重癥型):高熱驟降,時有抽搐,突然喘喝欲脫,呼吸不規(guī)則,面色蒼白,四肢厥冷,冷汗淋淳。舌紅少津,脈微欲絕。處以生脈散合參附湯加減,益氣養(yǎng)陰,斂汗固脫。
5.痰瘀阻絡證(恢復期及后遺癥):神情呆鈍,肢體癱瘓,精神異常,或有失語。舌淡苔薄,脈細澀。處以補陽還五湯合菖蒲郁金湯,益氣活血,化痰通絡。
藥療與食療
【單方驗方】
1.大青葉、板藍根各30克,紫草、竹葉各15克,水煎服,1日1劑,可治療和預防本病。2.水牛角15克,生石膏、大青葉各30克,水煎服,1日1劑,適用于本病高熱者。
【中成藥】
1.雙黃連口服液20毫升/次,3次/天,口服,用于初期外感癥候明顯者。2.安宮牛黃丸1丸,2次/天,口服,適用于本病證屬熱閉神昏者。3.紫雪丹1~1.5克,1~2次/天,口服,適用于本病證屬暑熱動風者。
【藥膳食療】
1.二葉豆豉翠衣湯:將大青葉、鮮荷葉、淡豆豉各9克,西瓜翠衣15克,清洗干凈,一起放入砂鍋煎汁,放入適量白糖即可。辛涼透表解毒,適用于乙腦輕癥。2.鮮荸薺湯:將鮮荸薺250克去皮洗凈,然后加入清水煎煮10分鐘后加入清洗干凈的莧菜50克,再煮15分鐘,可加入適量冰糖。能清熱解毒,適用于流行性乙型腦炎。
(責任編輯:秋彤)
2025-07-03
2025-07-03
2025-06-30
2025-06-28
2025-06-27
2025-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