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中醫(yī)中藥報 時間:2015-06-17 23:46:03 熱度:1495
裴正學,男,1938年生,主任醫(yī)師,全國首批老中醫(y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首批甘肅省名中醫(yī),甘肅省腫瘤醫(yī)院首席專家,甘肅省中西醫(yī)結合學會會長,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博士研究生導師,甘肅中醫(yī)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中西醫(yī)結合研究》雜志總編輯,《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編委。
裴正學從事臨床工作50余載,先后發(fā)表學術論文100余篇,出版專著20余部,臨床經驗豐富,擅長治療血液病、腫瘤、消化系統(tǒng)疾病、內分泌疾病等各種疑難雜癥。
組成:生龜板15克,生鱉甲15克,生地12克,白芍10克,山藥10克,首烏10克,黃芪30克,丹參20克,香附10克,夏枯草10克,茯神10克,遠志10克,炒棗仁10克。
功效:滋陰潛陽,益氣化瘀。
主治: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癥見心悸出汗,易饑餓,消瘦乏力,手抖震顫,失眠夢多,煩躁不安,或月經后期量少,白帶多,舌質紅,舌苔少,脈細數(shù)。
用法:水煎服,加水400毫升,煎2次,混勻分2次服用,每日1劑。
方解:甲狀腺功能亢進見于中醫(yī)之“癭瘤”范疇,其病因多為肝氣郁結、痰濕凝聚、氣滯血瘀、氣陰虧虛或陰虛陽亢等。典型的甲亢癥狀以心悸出汗,失眠煩躁,口干口渴,震顫突眼,甲狀腺腫大居多。病之中后期,以陰虛陽亢為主因,痰凝血瘀為次因。肝陰虛、腎陰虛或肝腎陰虛,或心陰虧虛,陰虛則陽亢,生風動血,耗損津液,四肢震顫,麻木不仁,眩暈昏仆。依此病機,以滋陰潛陽,益氣化瘀立法,依法擬方龜山香草合劑。
方中生龜板、生鱉甲咸寒質硬,既能滋陰潛陽,又能軟堅散結為君藥,二藥可抑制甲狀腺增生,降低基礎代謝率,具有減輕震顫之功。消瘦乏力乃腎陰虧虛,精微不足,氣血雙虧之羸狀,形壞而精虧?!秲冉洝吩疲骸靶尾蛔阏撸瑴刂詺猓痪蛔阏?,補之以味”。補味當以生地、白芍、首烏滋陰補血,助君藥滋陰斂陽為臣藥;補形當以山藥、黃芪、丹參益氣活血,合生地、白芍氣陰雙補共為佐藥。丹參一味,活血化瘀,養(yǎng)血活血,可改善血液循環(huán),減輕水腫,提高睡眠質量。如此,精氣神具備,氣血足而陰陽平,則震顫可除,出汗可止,甲亢可愈。香附理氣疏肝,茯神、遠志、炒棗仁子滋陰安神共為使藥。諸藥合用,共奏滋陰潛陽,補精養(yǎng)血,益氣化瘀之功。
臨床加減:甲狀腺彌漫性腫大者,可加用三棱、莪術、海藻、昆布攻堅克伐之品以消腫塊;T3、T4增高者屬邪氣有余,可用白花蛇舌草、半枝蓮、夏枯草清熱解毒;突眼者,可用枸杞子、菊花、石決明、羚羊角滋陰息風;脛前黏液性水腫者,加豬苓、澤瀉、車前子甘淡滲濕;心率快者,加丹參、苦參、生地、麥冬、元胡清熱滋陰以降之;出汗多者,加浮小麥、黨參、白術、黃芪益氣斂汗。(展文國 甘肅省腫瘤醫(yī)院裴正學名中醫(yī)工作室)
(責任編輯:秋彤)
2025-07-03
2025-07-03
2025-06-30
2025-06-28
2025-06-27
2025-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