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晚報 時間:2014-08-03 23:46:58 熱度:970
解答——北京阜外醫(yī)院內分泌與心血管病診治中心 李光偉教授
問:馬先生和李女士是同事。馬先生患糖尿病5年多了,一直按照空腹血糖<6.1mmol/L的標準嚴格控制著自己的血糖。而李女士和馬先生同齡,今年剛檢查出糖尿病,醫(yī)生告訴她,其控糖目標是7.0-8mmol/L。兩人一交流,李女士就有點感到奇怪了,同樣是糖友,目前同樣用著胰島素控制著血糖,且兩人每天運動量也差不多。怎么醫(yī)生要求的正常血糖指標卻不一樣呢?
答:控制血糖是糖尿病治療的根本,設立一個科學合理的目標對于血糖控制尤為重要。糖尿病患者都應該明確血糖控制的目標。比如去年美國最新發(fā)布的血糖控制指標就是糖尿病患者的空腹或餐前血糖<6.1mmol/L,且無低血糖發(fā)生。但這個目標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醫(yī)生還要根據患者的年齡、合并癥、糖尿病病程、低血糖風險,以及患者的預期壽命等等進行個體調整。
對于有嚴重低血糖病史、嚴重并發(fā)癥和病程長的患者,降糖目標值可適當寬松;而對于無明顯低血糖、病程短、無顯著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以設定更嚴格的降糖目標。李女士雖然剛得糖尿病,本應該按照<6.1mmol/L的指標來控制血糖,但醫(yī)生考慮到她血糖波動較大,容易出現(xiàn)嚴重低血糖,所以適當放寬了她的血糖指標。
問:那是不是每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目標就固定下來不變了?
答:空腹血糖控制目標對于個人來說并非一成不變,也是需要調整的。比如馬先生,再過十幾年進入老年階段后,即便他本身沒有一些慢性合并癥的產生,其血糖控制也不會再按照<6.1mmol/L來嚴格要求,而是根據其年齡、身體狀況、依從性等方面進行個體化的調整。
問:醫(yī)生開了藥吃了一段,但效果個人認為還不是很好,可以換藥嗎?
答:現(xiàn)在強調糖尿病的個體化治療,就是用藥的個體化。它應建立在醫(yī)生對疾病的理解上,也是醫(yī)生對病人醫(yī)療決策的具體分析。糖尿病的治療是一個長線過程,患者是否需要停藥、換藥,需要聽從主治醫(yī)生的意見。
問:現(xiàn)在降糖藥物種類也非常多。出了新的口服降糖藥,需不需要馬上更換新藥?
答:用藥適合才最重要。對于新的藥物,患者一定要考慮自身的情況。而且一定要以治療指南為依據,結合醫(yī)生臨床經驗,根據患者情況,包括病情、文化宗教背景、經濟狀況等,來制定有效、長期的治療方案。選擇適合的治療方案最為重要,新的藥物不一定是最適合你的,另外也并不意味著某種藥好,醫(yī)生就一定要給患者使用。
問:每天注射胰島素痛且麻煩,口服藥物能代替胰島素治療嗎?
答:胰島素適用于早期治療,如果是剛得的病,并伴有體重下降,用胰島素是正確的。但是胰島素不需要用一輩子,而是用兩三周,或者兩個月。高血糖糾正后,用口服藥便可解決問題。現(xiàn)在胰島素可以和口服藥聯(lián)用。尤其是基礎胰島素,把空腹血糖壓下來后,再用口服藥把飯后血糖控制下來,這既安全又方便。不過,患者選用何種治療方式,還是得聽從主治醫(yī)生的意見。呂霖 CFP/圖
(責任編輯:秋彤)
2025-06-30
2025-06-28
2025-06-27
2025-06-27
2025-06-26
2025-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