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技日報 時間:2014-07-22 09:37:52 熱度:768
可用于研發(fā)對抗生物武器的療法或疫苗
科技日報訊 將來有一天,我們的紅血細胞(RBCs)或許不僅能給身體供氧,還能做藥物遞送車,給特殊部位送藥。美國馬薩諸塞州懷特海德生物醫(yī)學研究所正在研究如何用轉(zhuǎn)基因和酶催化技術(shù)改造紅血細胞,把它們變成一種全身通行的“分子運輸車”,把各種“貨物”——藥物、疫苗、抗體、造影劑等,送到需要的部位。相關(guān)論文發(fā)表在最近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
據(jù)新科學家網(wǎng)站近日報道,研究人員采集了一些小鼠骨髓,將尚未發(fā)育成RBCs的前細胞分離出來,插入一段能表達Kell蛋白的基因。當RBC逐漸成熟并排出細胞核,這種蛋白仍留在細胞表面。Kell蛋白就像細胞的“門把手”,用酶和想要遞送的分子浸泡前細胞,能讓分子附著在蛋白上。他們在Kell蛋白上附著了一種叫做生物素的容易跟蹤的分子,把這些轉(zhuǎn)基因細胞注射到小鼠體內(nèi),并不會影響小鼠壽命。
許多藥物只能在血液中停留幾個小時,就會被肝臟分解。RBCs是一種很有前景的運輸工具,無論從數(shù)量上還是壽命(循環(huán)周期120天)上都很有優(yōu)勢,有望在治療領(lǐng)域大顯身手。最重要的是,RBCs前細胞成熟后會拋棄細胞核和其中所有的DNA,成熟的RBCs沒有任何基因物質(zhì),也就不會留下任何早期轉(zhuǎn)基因的痕跡,從而避免轉(zhuǎn)基因有可能導致的腫瘤或其他副作用。
在今后實驗中,可以把藥物或抗體附在Kell蛋白上?!澳銕缀跄茉谏厦婕由先魏文阆爰拥臇|西?!毖芯咳藛T海德·普路易說,“由于改造的人類紅血細胞能在體內(nèi)循環(huán)達4個月之久,可以用它們來引入抗體,中和毒素,讓抗毒素抗體的藥效長期保留?!?br />
研究所創(chuàng)始人哈維·魯?shù)鲜舱J為,該技術(shù)的潛在應用是巨大的,比如改造RBCs讓它們能清除血液里的壞膽固醇;攜帶破凝塊蛋白,治療缺血性中風或深靜脈血栓;或遞送抗炎癥抗體以緩解慢性炎癥。此外,普路易還指出,蛋白質(zhì)療法中常伴有一些免疫反應,有望用改造RBCs來遏制不想要的免疫反應,他們也在探索能否用這些RBCs事先指導免疫系統(tǒng),讓病人更好地適應治療。
目前,這種技術(shù)吸引了美國軍方和國防高級研究計劃署(DARPA)的注意,正在支持研究所開發(fā)對抗生物武器的療法或疫苗。(常麗君)
(責任編輯:秋彤)
2025-07-03
2025-07-03
2025-06-30
2025-06-28
2025-06-27
2025-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