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醫(yī)藥報 時間:2014-02-21 16:30:35 熱度:961
□ 周祖貽
失眠,中醫(yī)屬“不寐”、“臟躁”、“百合病”等范疇,是指睡眠不熟或睡眠時間減少,難以入睡,睡而易醒,可伴有眩暈、心悸、健忘。這里面包括了現(xiàn)代醫(yī)學(西醫(yī))所說的神經官能癥、高血壓腦動脈硬化、更年期綜合征、焦慮癥、癔癥、強迫癥等。中醫(yī)的安神藥是以一些礦物藥和植物藥為原料的一類藥,經過長期實踐證實,這類藥物有養(yǎng)心安神、治療失眠的功效。
分為兩類
安神藥可分為重鎮(zhèn)安神藥和養(yǎng)心安神藥兩類。
重鎮(zhèn)安神藥所含多為礦石類的中藥,如朱砂、磁石、琥珀、龍骨、龍齒、珍珠母、牡蠣、紫石英等。這些藥物多質地沉重,性多沉降,主要用于心火亢盛、痰火擾心、痰迷清竅所致的心悸失眠、煩躁易怒、驚癇癲狂、陽氣浮動、心神不安等實證。比如,臨床上常用的成藥朱砂安神丸,就是由這樣一些藥物構成。這類藥物大多含有毒成分,且對脾胃功能有影響,故不宜久服。
養(yǎng)心安神藥多為植物類的中藥,質潤性補,如酸棗仁、合歡皮、丹參、茯神、柏子仁、遠志、夜交藤等。主要用于心血不足、思慮過度、勞傷心脾、情志不遂等所致的失眠多夢、心悸不安、神疲健忘、喜怒失常、神魂不寧等虛證。比如,在臨床上常用的成藥安神補腦液、養(yǎng)血安神丸、棗仁安神液、天王補心丹、歸脾丸等,就是由這類藥物組成。
以上兩類中藥也可以根據病情需要,相互融合組方,如湯頭方安神丸、珍珠母丸等。
不同于西藥
一般對輕度失眠患者來說,中醫(yī)養(yǎng)心安神藥物與治療失眠的西藥功效相比較,中藥雖然起效緩慢,但作用持久,療效穩(wěn)固。但如果辨證不準確,效果就會不顯著,這一點與西藥不同。用西藥治療,只要是失眠,在用藥期間都會有一定效果。
對重度失眠患者來說,養(yǎng)心安神藥不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只能作為輔助治療藥物或者要較長時間服用方能有效。
對于失眠的治療,無論是用中藥還是西藥,最主要的還是應該尋找病因——對因治療,切不可盲目依賴藥物。如果是心因引起的,用藥物治療也達不到理想效果,還應該進行適當的心理調適和治療。
不宜長期用
失眠是一種常見癥狀,幾乎90%以上的正常人都曾有過失眠的體驗。一般短暫性或臨時性失眠不一定需要看病、吃藥,長達2~3周以上的持續(xù)性失眠才需要。
如果服用西藥,一般連續(xù)服用某種安眠藥最好不超過4個月。如果必須繼續(xù)服用,應在醫(yī)生指導下?lián)Q成別的種類的藥物;如果服用中藥,也并非沒有一點副作用,如長期服用對胃腸道有較強的刺激作用,影響消化功能,所以一旦好轉也應停用。事實上,不少長期依靠服用安眠藥入睡的人,與其說是治療病癥需要這類藥物,還不如說是心理上的依賴。
(作者單位:湖南中醫(yī)藥大學)
延伸閱讀
失眠的自我調適
首先,要糾正一些不良的睡眠衛(wèi)生習慣。比如,根據自己的習慣安排好合理的睡眠時間;選擇舒適、安全、安靜和溫度適宜的環(huán)境睡眠;睡前盡量不飲酒、飲茶或飲用含咖啡因的飲料,不看小說或情節(jié)復雜的影視劇,避免劇烈運動和情緒激動;睡前避免飽餐;白天減少午睡或臥床時間;對家庭或個人出現(xiàn)突發(fā)事故,也要保持冷靜和正確對待,切不可讓情緒陷入不能自拔的境地。
另外,一些物理療法,如磁療、超聲波療法、音樂療法、按摩、推拿和針灸等,也可以幫助入睡。
(責任編輯:秋彤)
2025-07-04
2025-07-03
2025-07-03
2025-06-30
2025-06-28
2025-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