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醫(yī)藥報 時間:2014-02-21 16:26:31 熱度:1440
□ 蒲昭和
漫畫/耿彪
檳榔可治寄生蟲病
檳榔是棕櫚科植物檳榔的成熟種子,一般浸潤后切片入藥,故稱“檳榔片”,是常用中藥。檳榔含生物堿(如檳榔堿和次檳榔堿)、脂肪酸、鞣質和氨基酸等成分。其藥理作用主要是:驅蟲、降低血壓、助消化、抗菌、抗氧化等。中醫(yī)認為,檳榔主要有“殺蟲、行氣、利水、截瘧”等功效,臨床治療也多圍繞這幾方面展開。
1.蟲積
檳榔可治絳蟲、蛔蟲、姜片吸蟲、蟯蟲等腸寄生蟲,常與南瓜子、使君子、苦楝根等驅蟲藥合用,代表方有“使君子丸”、“化蟲丸”等。該品大劑量煎服驅蟲效果佳。臨床還發(fā)現(xiàn),治療姜片蟲時,將檳榔與烏梅、甘草同煎服,療效優(yōu)于單味藥;治絳蟲時,與南瓜子合用效果更佳。
2.胸腹脹滿、痢疾
檳榔常與沉香、烏藥、人參同磨汁服,代表方如四磨湯。脘腹痞滿、大便不通、痢疾里急后重者,可與木香、黃連、大黃等同用,以行氣導滯,攻積瀉熱,方如木香檳榔丸;里急后重、下痢膿血時,檳榔常與芍藥同用,代表方如“芍藥湯”、“檳芍順氣湯”。
3.腳氣、水腫
檳榔治療濕腳氣、小腿腫痛者,可與木瓜、蘇葉、吳茱萸等同用,代表方如雞鳴散;治水濕壅盛、呼吸喘急、二便不利時,常與羌活、澤瀉、商陸等祛濕利水藥合用,如疏鑿飲子。
4.瘧疾
檳榔治瘧疾久發(fā)不止,常與草果、常山等同用,能增截瘧之效,方劑如截瘧七寶散;瘧疾久發(fā)不愈,痰淤互結,形成脅痞塊時,檳榔可配鱉甲、白術、川芎,以補陰、行血、散結,扶正祛邪,代表方如鱉甲飲子。
與食用檳榔有區(qū)別
很多人都聽說過“嚼檳榔導致口腔癌”,其實致癌的檳榔是指食用檳榔,并非指入藥的中藥檳榔。二者雖都叫“檳榔”,但實際上藥用檳榔是指檳榔子(或稱桄榔),而食用檳榔則指檳榔殼。
藥用檳榔與食用檳榔在外形及內部結構差異都較大。國家藥典所描述的藥用檳榔為:扁球型或圓錐型,質堅硬,不易破碎,斷面可見棕色種皮與白色胚乳相間的大理石樣花紋(可作中藥)。而食用檳榔為橄欖型,中果皮厚多纖維,中間有一卵型種子,組織纖維具有良好的咬嚼性。
另外,藥物檳榔多為成熟干燥種子,而食用檳榔則為幼果;藥物檳榔一般浸潤后切片,或經炒制(或醋炒)后使用,而食用檳榔制作時會加石灰等添加劑。
藥用檳榔很安全
檳榔入藥在我國歷史悠久,檳榔的種子、果皮、花都可用于煎湯、散劑服食。入藥前,檳榔要經過加工、炮制或純化,即使有毒,毒性也會大大降低。
在臨床上,中藥檳榔應用十分普遍,無論作煎劑、散劑等用,其用量都不大。加之中藥講究配伍,方中有其他藥物的制約,檳榔的不良反應很小。
檳榔中含不含致癌成分,目前仍缺乏足以令人信服的科學依據。檳榔嚼食有致癌風險,但“檳榔本身并非直接的致癌物質”,這是大多數人的共識。經系統(tǒng)檢索中醫(yī)藥文獻,至今也未見有檳榔單獨藥用或中藥配伍煎服有致癌毒性的報道。
所以,檳榔致癌是指食用檳榔,致癌前提是反復咀嚼,并經常食用。而檳榔作為藥用,入藥無需咀嚼,只要避免嚼食,完全可以放心,不必“談癌色變”。
使用檳榔注意幾點
盡管藥用檳榔是安全的,但仍應注意有些人不適合用該藥。
1. 氣虛者慎用。檳榔破氣力強,易傷正氣。氣虛下陷(包括脫肛、子宮下垂、久瀉不止、崩漏、胃下垂等)者要慎用,否則會加重病癥。
2. 體弱久病者忌用。老人脾胃虛弱泄瀉者,或久病體虛者,不宜服用檳榔。
3. 嘔血或腸阻塞者,不宜過量服檳榔。
4. 吸煙、飲酒者忌食檳榔。嚼食檳榔時吸煙或喝酒,會大大增加致癌幾率。
5. 不宜過量或久食,檳榔嚼食或作藥用均應適量。煎湯服用量6克~15克為宜;單用檳榔殺蟲可用60克~120克。
藥用檳榔的毒性包括神經毒性、生殖毒性和致癌。事實上,檳榔的致癌或毒副作用,多是將檳榔提取物或濃縮液,大劑量施于動物身上而獲得的結論。而檳榔以常規(guī)劑量煎服是否引起毒副反應,鮮有實驗和臨床研究報道。(作者單位:成都中醫(yī)藥大學)
相關鏈接
“嚼食檳榔致癌”早有定論
食用檳榔如果反復咀嚼,易導致口腔癌,其致癌機理較復雜,可能與其添加成分關系密切。因為食用檳榔為減少其澀味,增加口感,在制作時都要添加石灰(鹵水)、荖藤(胡椒科的藤類植物)或香精等。其中,石灰對口腔有刺激性,荖藤則含致癌成分黃樟素。
常嚼食檳榔會導致口腔硬化、黏膜白斑,加上檳榔中的致癌物及粗纖維反復刺激,時間久了,很容易引起口腔癌、食道癌、舌癌等,這已被大量研究所證實。有報道稱,常嚼檳榔者口腔癌的發(fā)病率是不嚼檳榔者的22倍;酗酒又嚼檳榔是54倍;吸煙又嚼檳榔是89倍。這也是國際癌癥研究中心將檳榔定為“一級致癌物”的原因。
如今尚未有任何證據能證明,檳榔除“嚼食”致癌之外,其他的食用方法(如用水煎服)也會致癌。
(責任編輯:秋彤)
2025-07-04
2025-07-03
2025-07-03
2025-06-30
2025-06-28
2025-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