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晚報 時間:2013-10-01 23:31:40 熱度:1076
起居延年
彭永強
俗話說:“飯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痹诂F(xiàn)實生活中,這句話也成為不少人健身的金科玉律。其實,飯后百步走,怎么個走法,這里面是有講究的。如果生搬硬套,按圖索驥,一放下飯碗就立即“百步走”,可能會健身不成,反而傷身。
從消化生理功能來說,剛吃完飯后,胃部正處于充盈狀態(tài),這時必須保證胃腸道有充足的血液供應(yīng),以進行初步消化。人吃飯后,血液會大量流向胃腸幫助消化,如果飯后馬上散步,血液就會轉(zhuǎn)而流向雙腿“供能”,這對于年輕人來說影響并不大,但對于老年人來說,就會產(chǎn)生一定的負面影響。這是因為,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供血器官心臟和血管都會發(fā)生退行性改變,造成供血功能降低。當胃腸及下肢都需要大量的血液供應(yīng)時,勢必加重心臟負擔,給健康帶來不利影響。
同時,人的胃中的消化液是由吃進食物的條件反射而產(chǎn)生的,胃部飽滿,胃液才能分泌旺盛。如果剛進完餐就散步,胃部在活動之中必然快速蠕動,這樣會將沒有經(jīng)過充分消化的食物過早地推入人的小腸,使食物的營養(yǎng)未能得到充分吸收利用,人的身體因為營養(yǎng)未能充分到達還處于“饑餓”狀態(tài),這個時候匆忙起身散步,就會造成一部分血液集中到運動系統(tǒng)中去,這樣就延緩了消化液的分泌,破壞了胃的正常消化,容易誘發(fā)消化不良。因此,飯后最好休息片刻,可以保證人的腸胃道得到更多的血液供應(yīng)量。
此外,一些患有慢性胃病,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下垂等的病人,如果飯后散步,會增加胃腸的震動,吃進去的食物對胃壁產(chǎn)生刺激,加重胃黏膜病變,造成潰瘍面難以愈合。行走時,由于重力的作用,還可使病人胃下垂加重。因此,患有胃病的病人,非但飯后不宜散步,就連一般的走動也要減少,飯后應(yīng)稍坐或躺一會兒再活動。餐后散步對患有冠心病、高血壓、腦動脈硬化癥、糖尿病、慢性食道病以及進行過胃部手術(shù)的病人也很不利,它有可能導(dǎo)致心絞痛,加重頭暈、上腹飽脹不適、體位性高血壓、早搏、心動過速,以及陣發(fā)性房顫等,損害人的健康,嚴重者甚至誘發(fā)重病風險。 插圖 馮晨清 H126
(責任編輯:秋彤)
2025-07-03
2025-07-03
2025-06-30
2025-06-28
2025-06-27
2025-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