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健康報 時間:2013-09-28 23:45:10 熱度:887
●北京市平谷區(qū)中醫(yī)醫(yī)院 于 川
根據中醫(yī)經絡理論,頭部疼痛部位可分為4類:前額痛屬陽明頭痛、側頭痛屬少陽頭痛、后頭痛屬太陽頭痛、額頂痛屬厥陰頭痛。除口服藥物外,針刺、放血、刮痧、拔罐等方法均有很好的治療效果,臨癥時需將辨證、循經取穴相結合,各種方法綜合使用,靈活施治。
針灸主穴 百會、風池、太陽、合谷。四穴配伍共奏祛風理氣、通絡止痛之功。
辨證選穴 外感頭痛之風寒型配列缺祛風散寒解表,風熱型配曲池疏風清熱,風濕型配陰陵泉健脾利濕;內傷頭痛肝陽型配太沖、太溪以育陰潛陽、滋水涵木,氣虛型配氣海、足三里以益氣健脾,血虛型配心俞、脾俞、足三里以補益心血,健脾養(yǎng)血,腎虛型配腎俞、太溪、懸鐘補腎健髓,痰濁型配豐隆陰陵泉健脾利濕,瘀血型配血海、三陰交行氣活血。
循經選穴 陽明經頭痛:加大腸經陽溪,胃經四白、頭維、解溪等穴;少陽經頭痛:加三焦經液門、中渚、外關,膽經瞳子髎、陽白、率谷、陽陵泉等穴;太陽經頭痛:加小腸經后溪、前谷、支正,膀胱經攢竹、眉沖、昆侖等穴;厥陰經頭痛:加肝經行間、太沖,四神聰等穴。
刮痧 該法操作簡單,配合使用可直接疏通頭部經脈氣血,快速緩解各種頭痛,刮試區(qū)域:1.側頭部(頭維穴至耳上角)2.前頭部(百會穴至前發(fā)際處)3.后頭部(百會穴至后發(fā)際處)4.枕項部(風池穴至頸根部),將刮痧板角部與穴區(qū)垂直,刮痧板始終不離皮膚,并施以一定的壓力做短距離前后或左右的摩擦刮試,刮試時注意尋找疼痛感覺的區(qū)域,對疼痛部位要重點刮試,每個部位刮試20下~30下,至皮膚有熱感為止。注意:頭上有癤腫的地方需避開。
艾灸 該法具有溫經通絡、補益氣血之用。百會穴居頭頂,具有清頭祛風、升陽益氣、開竅寧神之用,故針對氣血虧虛及腎虛型患者,可配合艾條懸灸百會穴以增強療效?!鹅`樞》云:“菀陳則除之”,對于瘀血頭痛及肝陽、痰濁頭痛者,可在頭部選取2個~3個疼痛點,采用三棱針點刺快速出血,以使局部壅滯得去,增強活血通絡之功,風熱頭痛者可于商陽、關沖放血以加強泄熱解表之效。對于風寒、風濕型頭痛,可在風門、大椎穴拔火罐以加強祛風散寒除濕之功。
(責任編輯:秋彤)
2025-07-04
2025-07-03
2025-07-03
2025-06-30
2025-06-28
2025-06-27
您是不是忘了說點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