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中醫(yī)藥報 時間:2013-09-18 16:41:20 熱度:1197
□ 田麒 馬尚偉 天津中醫(y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
抑郁癥是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狀態(tài)為特征的神經癥性障礙,常伴有焦慮、軀體不適感和睡眠障礙。抑郁癥具有反復發(fā)作的傾向,間歇期精神正常,不殘留人格缺陷,雖可多次發(fā)作,但無精神衰退之慮。
抑郁癥是嚴重影響身心健康的疾病之一,有專家調查估計,到2020年抑郁癥將僅次于缺血性心臟病成為全球第二位威脅人類健康,增加經濟負擔的疾患,嚴重者有自殺傾向,因此應積極治療。目前本病一般以西藥治療為主,但其具有副作用大、價格昂貴、依從性差的缺點,有關資料顯示,抗抑郁藥有口干、體位性低血壓、便秘、排尿困難、睡眠差、情緒緊張、心臟副反應等問題,已有學者建議不提倡或禁止服用抗抑郁藥物。西方國家僅把針灸和草藥、推拿、瑜珈、香薰等當成替代性療法,作為其他療法的輔助手段?,F在應用中醫(yī)藥治療抑郁癥療效確切,已經引起國內外的廣泛關注。
病由肝脾心失司 氣血郁結
中醫(yī)學認為,抑郁癥主要是肝、心、脾三臟受累及氣血失調而成,屬“郁證”范疇。肝主疏泄,性喜條達,憂思郁慮、憤懣惱怒等精神刺激均可使肝失條達,氣機不暢,以致肝氣郁結;或因憂愁思慮,精神緊張或長期伏案思索,使脾氣郁結,或肝氣郁結之后橫逆乘脾,均可導致脾失健運,使脾的消磨水谷及運化水濕的作用受到影響;或所愿不遂,精神緊張,憂愁悲哀等精神刺激損傷心神,心失所養(yǎng)。抑郁癥初期病體多實,病變以氣滯為主,常兼血瘀、化火、痰結、食滯等。經久不愈,則由實轉虛,隨其影響的臟腑及損耗氣血陰陽的不同,而形成心、脾、肝、腎虧虛的不同病變,最終致腦腑功能受損。
就臨床表現而言,肝氣郁結,出現脅肋脹痛,善太息,多思善疑或情緒低落;肝氣犯脾則不思飲食,生化乏源;心藏神,營血漸耗則心失所養(yǎng),腦神失聰,神失所藏,表現為心神不寧,失眠健忘,精神恍惚;氣郁化火,導致煩躁不安;久郁及腎則各種虧虛之象,如疲乏、消瘦、精神委頓、腰膝酸軟。如《類證治裁·郁證》云:七情內起之郁,始而傷氣繼必及血,終乃成勞??傊?,肝失疏泄,脾失運化,心神失常,腦之功能失衡,臟腑氣血郁結不暢,陰陽失調是抑郁癥總的發(fā)病機制。
治以調暢情志 疏肝調脾
中醫(yī)對抑郁癥的治療原則主要是舒暢氣機,解郁結,達氣血,可采用中藥內服和針灸的方法,此外,中醫(yī)尤強調調暢情志的重要作用。保持良好的情緒和創(chuàng)造和諧的周圍環(huán)境,也是防治抑郁癥的重要因素。
中藥內服要根據具體的表現,審證求因,辨證論治,往往會收到滿意的效果。其中多以疏肝調脾為法,常以柴胡疏肝散或逍遙丸加減,效果較為滿意。心脾兩虛也很常見,常采用養(yǎng)心安神、健脾養(yǎng)血理氣之法,方如歸脾湯、柏子養(yǎng)心丸等。此外,生脈散、甘麥大棗湯、百合蓮子大棗湯等,也是常用方劑。
針灸治療多采用頭皮針、耳針、針刺及三者相結合的方法治療,療效良好。如眾多學者辨證選取百會、神庭、印堂、上星、水溝、膻中、期門、鳩尾等穴,以疏肝解郁,寬中行氣,通利氣血,再配和豐隆、中脘、太溪、陽陵泉、三陰交等化痰祛濁,補腎寧心,往往快速取效。近年來研究證明:針藥結合治療抑郁癥可以改善患者睡眠質量,并且對改善焦慮和軀體癥狀的效果明顯,并能縮短治療周期,提高治療的顯效率,減輕抗抑郁藥物的副作用等,有較明顯的優(yōu)勢。
此外,中醫(yī)尤重視情志為病的重要因素。保持良好的心情,適當運動,養(yǎng)成有規(guī)律的生活起居,創(chuàng)造和諧的周圍環(huán)境,這既可預防抑郁癥發(fā)病,也是治療抑郁癥的重要方法。如《黃帝內經·素問》曰:“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以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樸?!币馑际钦f,生活在自然環(huán)境中的人應該遵循自然規(guī)律,順應四季季節(jié)氣候和不同地區(qū)的不同特點和變化,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好的心態(tài),去除非分之想,勞逸結合,健康飲食。如果能夠做到上述所說,自然可以避免包括抑郁癥在內的多種疾病的發(fā)生,反之不良生活飲食起居和周圍環(huán)境使人心情不暢,情緒低落。久而久之可以導致抑郁癥等的發(fā)生。
現代研究顯示,長期酗酒,可以使人情緒低落,是抑郁癥發(fā)病因素之一,近年來發(fā)現,長期生活在潮濕陰冷、陽光較少的環(huán)境容易患抑郁癥。如在英國、挪威等發(fā)達國家,人們雖然生活水平很高,各項福利很好,但抑郁癥的發(fā)病率卻明顯高于其他各方面都遜色于他們的國家和地區(qū),如同屬歐洲的西班牙和意大利,經常是陽光明媚,抑郁癥的發(fā)病率遠遠低于英國和挪威。可見,環(huán)境對該病的影響。因此如何改善生活環(huán)境,順應自然規(guī)律是預防抑郁癥的重要措施之一,治療上應注意首先對患者進行心理方面幫助。在生活起居飲食等方面多做有規(guī)律的戶外運動,親朋好友多交流。這也符合中醫(yī)防治疾病的大原則——順應自然,順應環(huán)境,天人合一。
鏈接:
抑郁癥的診斷
抑郁癥的診斷主要應根據病史、臨床癥狀、病程及體格檢查和實驗室檢查,典型病例診斷一般不困難。目前國際上通用的診斷標準有ICD-10和DSM-IV。國內主要采用ICD-10,主要用于首次發(fā)作的抑郁癥和復發(fā)的抑郁癥,不包括雙相抑郁?;颊咄ǔ>哂行木车吐洹⑴d趣和愉快感喪失、精力不濟或疲勞感等典型癥狀。病程持續(xù)至少2周。其他常見的癥狀是:
①集中注意和注意的能力降低;②自我評價降低;③自罪觀念和無價值感(即使在輕度發(fā)作中也有);④認為前途暗淡悲觀;⑤自傷或自殺的觀念或行為;⑥睡眠障礙;⑦食欲下降。
抑郁癥為何秋季多發(fā)
抑郁癥秋季多發(fā),有外在的環(huán)境因素,也有身體自身的因素。
秋季是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大自然草木由盛轉衰、秋風蕭瑟、落葉滿階、寒蟬衰鳴等景象,很容易讓人觸景生情,往往會出現凄涼、憂郁、悲秋等傷感情緒,而那些多愁善感、自身情緒調節(jié)不良的人就容易引發(fā)抑郁癥。
秋后白天變短,夜晚變長,這種光照的變化會影響人體生化過程,干擾生物鐘調節(jié)機制,使人的情緒發(fā)生變化。因為人腦深部有一個內分泌腺叫“松果體”,它對陽光非常敏感,通過神經纖維與眼睛相聯系。光照減少,尤其在陰雨時節(jié),天色暗淡,松果體開始分泌大量的松果體激素。松果體激素能調節(jié)其他激素的分泌,重點是能抑制甲狀腺素和腎上腺素的分泌,而這兩種激素皆有助于思維活動的增強,使人精神振奮。若這兩種激素在血中的濃度降低,就使大腦細胞的功能活動降低,抑制過程增強,善感之人就會愁腸滿腹,甚至引發(fā)抑郁癥。(佳愉)
(責任編輯:秋彤)
2025-07-03
2025-07-03
2025-06-30
2025-06-28
2025-06-27
2025-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