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中醫(yī)藥報 時間:2013-09-12 18:57:31 熱度:1194
本報記者 李曉峰 張啟軍
在吉林省敦化市官地鎮(zhèn),有個勝利村,官地河彎彎曲曲注入離該村不遠的牡丹江,溝壑遍布,遠離城鎮(zhèn)。在村里外出一次要走很遠的路,看病尤其不方便。村里有個中醫(yī)王忠仁,求醫(yī)問診就全靠他。9月6日,吉林省衛(wèi)生廳副廳長、吉林省中醫(yī)藥管理局局長邱德亮來看望他時說,如果我們的村醫(yī)都像你這樣忙,那就好了……
從朝氣蓬勃的青年到雙鬢染霜的老者,45年來,王忠仁一直在這里,守護鄉(xiāng)親健康。無論刮風下雨,不管節(jié)日假日,每當有村民來看病,他總是默默地診脈、下藥。最近8年,他名聲外傳,附近大城市和一些鄉(xiāng)鎮(zhèn)的人,生病也來找他。
門庭若市,循環(huán)往復
9月9日,記者在王忠仁家外看到,很多人進進出出。大多是從黑龍江省寧安市一些鄉(xiāng)鎮(zhèn)來的。一位姓徐的老鄉(xiāng)說,他們都是聽人介紹,這里有個老中醫(yī)看得好,心眼好,從寧安市的石巖鎮(zhèn)趕來,大約有200公里,頭一天來排上號,第二天一早才能看上病。他住在該村老鄉(xiāng)家。另一位來看病的老鄉(xiāng)說,遠道來的都是這樣,不是在附近鎮(zhèn)住旅店,就是住本村,這個村的人心腸特好,都說來看病不容易,能照顧就照顧。
從早上4點半到晚上8點半,這位老村醫(yī)都在村衛(wèi)生室里給人看病。人多的時候,也許會看到晚上10點左右,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無論冬夏,不管年節(jié)。他家也是村衛(wèi)生室,就這樣門庭若市,循環(huán)往復,已經(jīng)8個年頭了?! ?br />
緊病慢郎中,看病要看透
從2006年起,王忠仁在這個村里逐漸有了名氣。一位患者說,他半年前來,不知得了什么病,就感覺身體難受不自在,吃啥都不香,整天難受。去過一些醫(yī)院看,吃過一些中藥、西藥,沒什么好轉。經(jīng)人介紹來到這兒,吃了幾服湯藥,見好轉了?;颊叨颊f,這大夫不但病看得好,而且藥價公道,一服藥才十多元,花百十來元就夠服用半個月了。
不管病人排了多少,王忠仁總是不緊不慢地看病。人們常說“緊病慢郎中”,王忠仁說,父親告訴過他,看病要細心,把人家的病琢磨透,胡亂下藥不可以,要對人的生命負責。
一細心看病,二不為賺錢
王忠仁今年64歲,1968年從遼寧喀左縣搬來,此前在那里當“赤腳醫(yī)生”。自幼跟父親學醫(yī),后來自學了許多中醫(yī)方面的書,還去外地進修過。1975年,他來到這個村繼續(xù)當“赤腳醫(yī)生”。
好不容易,王忠仁才抽出空跟記者聊了一會兒。最近幾年自己也不知道名氣怎么出來的。反正醫(yī)者見病就得醫(yī),不能躲著走,有錢看病,沒有錢也得給人家看病。光為賺錢,就是德行不夠。他秉承父親教誨,多年行醫(yī),心得就兩條:一細心看??;二不為賺錢。有的人貧困,王忠仁就不要錢了。他說,如今生活好了,不像過去那么缺錢,自己家的日子能過得去就行。人家來找咱,說明咱還有用,有用處才是福。
兒子王明志也跟他學醫(yī)。許多人為表示感謝,給他送來錦旗,他說,我不用這個。實在送來了,就告訴兒子把它卷起來放箱子里,箱子放不下,就放倉房里,時間久了,都被老鼠嗑出洞來。
就這樣,春去秋來,不圖名不牟利的王忠仁,患者群卻越來越多,黑龍江寧安市的、牡丹江的,吉林省延吉、琿春、敦化、樺甸、蛟河、吉林市的,甚至還有臺灣的、韓國的……可他還是一如既往,那么憨厚,那么淳樸,沒有多少話語,他家更像過去的大車店,人來車往。
(責任編輯:秋彤)
2025-07-04
2025-07-01
2025-06-30
2025-06-20
2025-06-20
2025-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