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生命時報 時間:2013-07-20 10:52:03 熱度:880
本報記者 張 彤
李奶奶這幾年很郁悶,過去生活困難,吃不上喝不上,如今什么好吃的都不缺了,卻沒了胃口,吃進去的東西也不消化,經常腹脹腹瀉,真犯愁。國家級名老中醫(yī)、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yī)醫(yī)院李乾構教授在接受《生命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像李奶奶這樣的病人臨床上不少見,他們都屬于“脾虛”,要想改變這種局面,必須健脾、化食、消導。
在臨床上,脾虛的病人往往面色蒼白、四肢無力、腹部脹滿、不思飲食,有的伴有腸鳴腹瀉、惡心嘔吐;看舌象,舌質淡,苔薄白;號脈則脈虛無力。李乾構教授說,針對這類病人,古人流傳下來的經典方子是“四君子湯”,里面包含黨參、炙甘草、茯苓、白術四味藥。在其基礎上,為了幫助消化,還可以加用雞內金?!半u內金”是雞的胃內膜,能消積滯、健脾胃,男女老少都能用。使用方法是,將10克雞內金磨成粉,加到四君子湯中用以治療,或者做飯熬湯的時候放湯里同煮,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另外,同為消化不良,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治療上也應有所側重。有的人吃了米飯、米粉等米類食物不消化,應該在“四君子湯”的基礎上加用稻芽;有的吃完饅頭、面條等面食感覺腹脹難受,應加用麥芽;更多的人是吃了雞鴨魚肉以后感到難以消化,要加用山楂。李乾構教授建議,胃口差、容易腹脹腹瀉的人可以將果丹皮、山楂片作為日常零食,有很好的健脾胃作用。小孩子積食、不愛吃飯,可以用焦三仙,就是將等量的山楂、麥芽、神曲一起炒黃,2~3歲的小孩每次吃5克,7~8歲的孩子每次吃10克。
李乾構教授提醒廣大患者,不要認為多吃稀的能養(yǎng)胃,其實人喝湯、粥等流質食物的時候,由于不咀嚼,且胃液會被沖淡,更不利于消化。脾胃不好更要吃干飯,并且細嚼慢咽,讓食物和消化液充分混合,這樣才能讓營養(yǎng)物質更好地被人體吸收,讓身體強壯起來?!?/span>
(責任編輯:秋彤)
2025-07-03
2025-07-03
2025-06-30
2025-06-28
2025-06-27
2025-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