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生命時報 時間:2013-05-17 12:38:19 熱度:1059
天津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yī)師 江海濤
天氣燥熱時,最難受的感覺莫過于口干舌燥、嗓子冒火。中醫(yī)認為,這是津液不足的表現(xiàn)。
中醫(yī)將機體一切正常的水液定義為“津液”。它來源于飲食,經脾胃的消化,把水谷精微上傳到肺,再通過肺的宣發(fā)肅降,輸送到全身。
津液的主要功能是滋潤和濡養(yǎng),包括表淺的皮毛、肌肉,深部的臟腑、骨髓和腦髓,還能潤滑眼、口、鼻等孔竅,滑利關節(jié)等。津液作為陰精的一部分,還有調節(jié)陰陽平衡的作用,特別是制約陽氣的過亢。
津液平時存在于體內,外在的眼淚、鼻涕、口水等也能大致體現(xiàn)津液的狀態(tài)。但分泌物異常不都是津液異常,如流清鼻涕往往是機體抗邪的表現(xiàn),流口水則源于脾虛。
身體“旱”、“澇”都會出問題。津液不足,會口渴咽干、嘴唇干裂、皮膚干枯無澤、大便干燥、舌紅少津、脈象細數。其原因有三類:臟氣衰弱,被燥熱之邪所傷,大汗、嘔吐、腹瀉及失血等導致津液喪失過多。
“澇”即為水飲滯留。水積在肺,出現(xiàn)胸滿、咳喘、不能平臥;水積在心,出現(xiàn)心慌氣短;脾不健運,水飲停滯中焦,表現(xiàn)為脘腹脹滿;水飲阻滯于經脈,則出現(xiàn)肢體沉重、抖動等癥狀。
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津液不足還是津液潴留,人都會口渴。過剩的津液會產生質的變化,稱作“水飲”,它沒有津液的正常功能,水雖然不少,但不能解渴。水飲造成的口渴,不能靠喝水解決,甚至喝水就吐。治療水飲潴留的辦法,一是發(fā)汗,二是利尿。
對于津液虧虛的燥證,需要滋陰潤燥,潤心肺有百合、麥冬、知母、瓜蔞根,潤脾胃有山藥、石斛、火麻仁,滋腎有地黃、玄參等。
要保護津液,平時要少吐口水,常常吞咽唾液可以滋養(yǎng)腎精;少吃辛辣、燒烤等食物;一定要戒煙,以免煙火長期熏烤,損傷心肺的陰津;愛出汗的人,要注意調理,汗為心之液,心液丟失過多,會出現(xiàn)心慌等癥狀;肝開竅于目,眼干就是肝陰受損的表現(xiàn),為此切勿過度用眼,特別是長期盯著電子屏幕?!?/span>
(責任編輯:秋彤)
2025-07-03
2025-07-03
2025-06-30
2025-06-28
2025-06-27
2025-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