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醫(yī)藥報 時間:2013-01-16 14:55:59 熱度:932
本報訊 記者白毅報道 由倫敦大學國王學院、輝瑞公司以及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等單位合作完成的“正常人群體中疼痛敏感性基因鑒定”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疼痛敏感性與一些抗高血壓藥物的靶點——血管緊張素Ⅱ代謝通路相關,提示抗高血壓相關藥物或許可以用于疼痛治療,從而為慢性疼痛的治療開辟了新途徑。研究成果近日在《公共科學圖書館-遺傳學》(《PLoS Genetics》)雜志上在線發(fā)表。
疼痛作為一種病癥,已引起全世界的高度重視,世界疼痛大會將疼痛確認為繼呼吸、脈搏、體溫和血壓之后的“人類第五大生命指征”。當前疼痛尚無較好的治療手段,一些疼痛治療藥物不是收效甚微就是副作用很大。因此,弄清疼痛機制、開發(fā)新的疼痛治療藥物迫在眉睫。
一般在日常生活中對疼痛敏感的人群,易發(fā)展為慢性疼痛。在本研究中,科研人員通過外顯子測序的方法鑒定了與疼痛敏感性相關的基因變異。首先,他們對2500名受試者進行定量感覺測試(QST),以確定并量化疼痛敏感的程度。他們將一個熱探針作用于受試者,當受試者因受到熱刺激而感到不適時,按下按鈕,從而確定其疼痛閾值。隨后,研究人員再從中挑選出疼痛最敏感者和疼痛最不敏感者各200名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外顯子測序,以鑒定低頻基因突變的發(fā)生。結果發(fā)現(xiàn),這兩組對疼痛反應極端的人群在GZMM等138個基因的罕見變異模式上存在顯著差異。
研究人員通過對這些基因進行代謝通路功能分析,首次發(fā)現(xiàn)血管緊張素Ⅱ代謝通路在疼痛調節(jié)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同時也為疼痛治療藥物的開發(fā)提供新的靶點。血管緊張素Ⅱ是一種調節(jié)血壓的多肽類激素,目前已經作為多種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靶點,并開發(fā)出許多針對性藥物,如眾多的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和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類藥物。
(責任編輯:秋彤)
2025-07-04
2025-07-03
2025-07-03
2025-06-30
2025-06-28
2025-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