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醫(yī)藥報 時間:2012-11-22 22:42:52 熱度:1131
□ 本報記者 朱國旺
我國2型糖尿病患者的達標率很低,研究表明,即使采用口服降糖藥聯(lián)合胰島素治療,仍有85%的患者是不達標的。中日友好醫(yī)院內分泌代謝中心主任楊文英教授不久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導致這一狀況,醫(yī)生和患者都有責任。
楊文英說,治療糖尿病已經有很多效果很好的藥物,包括口服降糖藥和胰島素,但為什么仍然有那么多患者不達標呢?這是一個需要臨床進一步思考和解決的問題。她說,不達標的原因有兩個:一個原因來自醫(yī)生。盡管我們已經有了糖尿病的治療指南,可是仍然有很多醫(yī)生,特別是非??漆t(yī)生并不了解,醫(yī)生專業(yè)性不夠。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會在糖尿病專科診治,還會到一些非專科就診,甚至到社區(qū)就診。因此,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要繼續(xù)做好醫(yī)生方面的教育,推廣正確的糖尿病治療方法。另一個原因就是患者的依從性差,以及患者對于血糖管理的必要性認識不足。她說,每個人都知道一個事實,當面對特別美味的食品時,能夠長期永遠地拒絕它的誘惑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所以對糖尿病患者的長期飲食管理,是非常困難的。因此,即使有再好的藥物,如果患者沒有一個很好的疾病管理意識,對管理和治療沒有很好的依從性,醫(yī)生又沒有很好地反復勸告患者,患者就會經常出現(xiàn)血糖波動,使達標率降低。在這方面,需要醫(yī)生和患者共同努力。
此外,楊文英還指出,餐后血糖顯著升高是我國糖尿病患者的一大特點。與歐美人相比,我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升高的比例更高,達到80%以上。餐后血糖是影響糖化血紅蛋白達標的重要因素;血糖控制較好和中等水平的患者,餐后血糖對糖化血紅蛋白的影響更大。同時糖化血紅蛋白又與糖尿病并發(fā)癥息息相關,研究表明,餐后血糖是心血管并發(fā)癥的獨立危險因素,糖化血紅蛋白每降低1%,糖尿病相關死亡率降低21%,心肌梗死的發(fā)生率降低14%。因此,我國內分泌科醫(yī)生和糖尿病患者更應特別關注餐后血糖。
(責任編輯:秋彤)
2025-07-03
2025-07-03
2025-06-30
2025-06-28
2025-06-27
2025-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