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青年報 時間:2018-07-26 23:34:35 熱度:880
讀片作為臨床醫(yī)生的基本功,是基礎的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劉昶榮
讀片大賽決賽現場。劉昶榮/攝
問診和查體、化驗室檢查和影像學檢查被列為醫(yī)生工作的三大臨床信息,在中日友好醫(yī)院(以下簡稱“中日醫(yī)院”)急診外科工作了5年的石磊對此有著切身體會。7月18日,中日醫(yī)院首屆“火眼金睛”青年醫(yī)師讀片大賽決賽舉辦,經過層層篩選,石磊所在的隊伍也參加了這場比賽。
由于急診科工作繁忙,石磊坦言,當初聽到這個比賽的信息并沒有主動報名,后來是其他同事來找他組隊才參加的。然而令他沒有想到的是,參賽后的收獲滿滿,“與其說是一場比賽,不如說是一個相互學習的過程,讓自己跳出日常工作,明白了自身知識的短板?!?br />
決賽中的最后一道題是判斷一位70歲的患者是否要進行手術,該患者右上腹疼痛12天入院。包括石磊在內的絕大部分選手都看出來這位患者是膽囊癌,并認為可以進行手術。然而,腫瘤已經擴散到了患者的肝部,在片子上不起眼的位置,胰腺、腎臟等部位也已經有了病理表現。所以,要給這位患者進行手術的話,需要進行多方位的手術風險評估。石磊說,這些細節(jié),他并沒有注意到。
這和石磊的日常工作有關——急診中很少需要處理腫瘤病例,而這次面向醫(yī)院各科室的讀片大賽,影像學資料幾乎涵蓋患者身體所有部位,所以這次比賽是按小組參賽,每個小組的6位選手均來自不同科室。對于闌尾炎、穿孔、膽囊病變等急診中常見病的片子,石磊很熟悉,“但是反而忽略了其他系統的疾病,這次比賽讓我認識到了讀片的復雜性,以及片子背后疾病的復雜性,相信這也是很多其他參賽醫(yī)生的共識?!?br />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
這次比賽,讓石磊心里產生了對醫(yī)學學無止境的敬畏感,這其實也是院方舉辦這次比賽的初衷。中日醫(yī)院黨委副書記丁晶宏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醫(yī)院希望這次比賽對于青年醫(yī)生是一場培訓,比賽中獲取的知識不僅對他們的工作有用,還應該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勤勉。
正如中日醫(yī)院副院長姚樹坤在比賽開場時所說:“臨床醫(yī)生如果不會看片子,那就是缺腿的大夫,讀片作為臨床醫(yī)生的基本功,是基礎的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常說武術本無絕招,把基礎練到極致便成了絕招,所以,在座的青年醫(yī)生一定要意識到基本功的重要性?!?br />
據了解,這次比賽的報名者有300多人,初賽共有18支隊伍、108名選手,最終共有9支隊伍進入決賽。
搶答題環(huán)節(jié)的第六題是一位35歲停經5個月來醫(yī)院就診患者的腹部片子,搶答的第九組選手看出來是宮外孕,但是沒有準確地說出宮外妊娠的具體位置。獲得第二次搶答機會的第五組選手指出,該患者宮外妊娠,妊娠位置在腹腔。
話音未落,出題老師同時也是評委的放射診斷科主任謝晟激動地趕緊鼓掌,為青年醫(yī)生的準確回答感到高興。隨后,放射診斷科的主治醫(yī)師付磊在那張黑白片子上指出螺旋狀的影像是寶寶的臍帶,旁邊的小黑點是寶寶的眼睛,小棍兒狀的是孩子的四肢……隨著付磊的解釋,臺下的青年醫(yī)生不斷發(fā)出恍然大悟的驚嘆聲。
題目講解完后,有位青年醫(yī)生問了一句:“這個娃娃能活嗎?”謝晟答:“腹腔妊娠是沒有供血的,所以這個孩子沒法生下來,必須做手術把孩子剖出來?!?br />
加強科室之間配合 患者是最終受益者
搶答題的第九題是放射診斷科的一個真實案例,患者是一位呼吸困難的79歲老人,肺癌術后兩年,呼吸困難原因待查。該患者的診斷醫(yī)生要求放射科對患者的頭、頸、胸、全腹、盆腔進行CT平掃。這道題的題目是:該檢查違反了醫(yī)療實踐中的什么原則?
獲得搶答機會的第七組選手指出,給一位79歲的患者做如此多的CT平掃,輻射過多,對患者保護不夠,沒有針對性,也缺乏醫(yī)生的思考。這位選手的回答獲得了全場的掌聲。
謝晟解釋說,國際上通行的原則是每人每年不能超過兩次胸部CT,否則患者容易被輻射危害,給一位患者一下子做這么多CT,雖然是不同部位,也很危險。而且對于一位呼吸困難的患者來說,應該集中檢查胸部,頭、頸、全腹、盆腔的檢查違背了“放射實踐的正當化”的原則。
中日醫(yī)院副院長劉鵬點評說,這是過度檢查的典型表現,不僅對病人有危害,而且在DRGs(注1)付費模式下,這樣的檢查安排和看病思維也不利于醫(yī)院的發(fā)展。
過度檢查帶來的另一個弊端是,患者預約拍片的時間會變長,無形之中加重患者的經濟負擔和心理消耗。謝晟說,工作中還會遇到臨床醫(yī)生將拍片患者的信息寫得十分簡略的情況,這也會成為放射診斷科醫(yī)生診斷患者病情的攔路虎,這種病例也被放到了比賽題目中。
青年醫(yī)生希望將比賽常規(guī)化
在這次比賽中獲益匪淺的石磊希望將這樣的比賽常規(guī)化,如果時間允許,自己一定會積極參加。丁晶宏說,中日醫(yī)院雖然是北京大學醫(yī)學部、首都醫(yī)科大學等醫(yī)學院的教學基地,但并非某所醫(yī)學大學的直接附屬醫(yī)院,所以青年醫(yī)生的基本功可能還需要進一步夯實。
當初進行比賽策劃時,丁晶宏說,希望選擇一種盡量每個科室都能用到的臨床技能,而影像資料就比較符合這個要求。這次比賽的題目由放射診斷科謝晟負責,謝晟畢業(yè)于北京大學醫(yī)學部,同時擔任北京大學醫(yī)學部博士研究生導師,她有著嚴謹而系統的教學經驗,做她出的題目對于參賽的青年醫(yī)生來說,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
據了解,此次比賽由中日醫(yī)院團委牽頭舉辦,黨辦、工會、教育處以及放射診斷科協辦,中日醫(yī)院消化科主任杜時雨教授、普通外科三部副主任譚海東教授、胸外科石彬教授、急診科閆圣濤大夫擔任評委。中日醫(yī)院團委書記張軍躍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這次比賽是中日醫(yī)院青年醫(yī)務人員基本技能提升系列活動之一,接下來還會進行護理大賽、急救技能大賽。
張軍躍表示,希望通過這樣一系列的比賽,提升青年醫(yī)務人員的基本臨床技能,督促他們積極進步,這是共青團組織應盡的義務與責任。
----------------------------------------
注1:
DRGs是指診斷相關分類,它根據病人的年齡、性別、住院天數、臨床診斷、病癥、手術、疾病嚴重程度、合并癥與并發(fā)癥及轉歸等因素,把病人分入500~600個診斷相關組,然后按組別決定應該給醫(yī)院多少補償。比如以為甲狀腺疾病患者,其相關診療費用在DRGs診斷相關組里費用為1萬元,那么醫(yī)保資金只給醫(yī)院支付1萬元,醫(yī)院在治療這名甲狀腺疾病患者過程中,超出1萬元的部分需要自行墊付,沒有超過1萬元的部分醫(yī)院可以留作結余。
(責任編輯:秋彤)
2025-07-01
2025-06-30
2025-06-20
2025-06-20
2025-06-18
2025-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