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晚報 時間:2012-07-14 00:07:25 熱度:1367
北京體育大學(xué)教授、博士生導(dǎo)師王正珍主講“全世界的健康處方”
世衛(wèi)組織去年頒布了體力活動有益健康的全球建議,這里介紹推薦人群運動量。
對5至17歲年齡組的建議
每周至少3次較大強度體力活動
●5至17歲兒童和青少年應(yīng)每天累計至少有60分鐘中等到較高強度體力活動。
●60分鐘以上的體力活動可以提供更多的健康效益。
●日常體力活動以有氧運動為主,每周至少應(yīng)進行3次較大強度體力活動,包括強壯肌肉和骨骼的活動。
60分鐘以上的體力活動可以提供更多的健康效益。日常體力活動以有氧運動為主,每周至少應(yīng)進行3次較大強度體力活動,包括強壯肌肉和骨骼的活動。對于孩子來說,活動不要太溫和,強度大一點,不能做到每天一次,至少也要每周有三次。增強肌肉的活動主要是力量練習,增強骨骼的活動主要是撞擊力的活動。比如走路時,對腳底的撞擊力就不如跑步大。對孩子來說,希望他可以跳一跳、跑一跑。當然我們希望這種活動在戶外進行,在陽光下進行。紫外線照在皮膚上,皮膚內(nèi)的維生素D前體物質(zhì)就容易轉(zhuǎn)化維生素D。如果每天面對游戲機的屏幕,孩子的許多功能都會弱化。
對18至64歲年齡組建議
每天、中等強度、30分鐘
●18至64歲成年人每周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每周至少75分鐘較大強度有氧運動,或中等和較高強度兩種與運動的組合。
●有氧運動應(yīng)該每次至少持續(xù)10分鐘。
●為獲得更多的健康效益,成人應(yīng)增加有氧運動,達到每周300分鐘中等強度或每周150分鐘較大強度有氧運動,或中等和較高強度兩種活動相當量的組合。
●每周至少應(yīng)有2天進行大肌群參與的強壯肌肉活動。
每周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每周至少75分鐘較大強度有氧運動,或中等和較大強度兩種組合的有氧運動。對年輕群體,推薦較大強度的有氧運動,對體質(zhì)弱一點,剛開始運動的人或年齡大的人推薦中低等強度。每周150分鐘,可以每天30分鐘,每周鍛煉5天。每天30分鐘可以一口氣做完,如果沒時間,也可以一口氣鍛煉10分鐘,累計夠30分鐘,但運動強度要達到。為獲得更多的健康效益,達到每周300分鐘中等強度或每周150分鐘較大強度有氧運動,或中等和較高強度兩種活動相當量的組合。每周至少有2天進行大肌群參與的強壯肌肉活動。有氧運動的公式就是“每天、中等強度、30分鐘”。
對65歲以上的老年人建議
每周至少有三天提高平衡能力和防止跌倒的活動
●老年人每周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每周至少75分鐘的較大強度有氧運動或中等和較大強度兩種組合的有氧運動。
●有氧活動應(yīng)該每次至少持續(xù)10分鐘。
●為獲得更多的健康效益,老年人應(yīng)增加有氧活動量,達到每周300分鐘中等強度或每周150分鐘較大強度有氧活動,或中等和較高強度兩種活動相當量的組合。
●活動能力較差的老年人每周至少應(yīng)有3天進行提高平衡能力和預(yù)防跌倒的活動。
●每周至少應(yīng)有2天進行大肌群參與的強壯肌肉活動。
●因健康狀況不能達到所建議的身體活動水平的老人,應(yīng)盡可能在能力和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積極進行體力活動。
跟成年人的運動建議基本是一樣的,活動能力比較差的老年人,每周至少應(yīng)該有三天提高平衡能力和防止跌倒的活動。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肌肉變得比較弱了,一些骨關(guān)節(jié)疾病發(fā)病率也提高了,再加上一些慢性病,平衡能力就差了,一旦跌倒,輕者是擦傷,重一點就會骨折甚至出現(xiàn)更嚴重的情況。所以預(yù)防老年人跌倒是運動科學(xué)中非常重要的課題,希望老年人增加平衡能力,防止跌倒。老年人每周也至少有2天進行大肌群參與的強壯肌肉活動。有些老年人因為體質(zhì)弱或疾病不容易達到推薦標準,對于他們來說,動就比不動好,多動比少動好,在自己能接受的范圍內(nèi),還是適當?shù)囟鄤右粍?。對于一些坐輪椅的老人,多做一些上肢運動也是可以的。
對特殊人群建議
特殊人群需要制訂運動處方
●明確運動的目的。
●對個體的身體素質(zhì)和疾病狀態(tài)進行評價。
●對運動中的心血管反應(yīng)進行觀察。
●了解有興趣的運動方式。
●制訂合理的運動方案。
特殊人群,比如有冠心病、高血壓或者糖尿病的人,需要按照運動處方去鍛煉。比如空腹血糖16.7mmol/L了,應(yīng)該先用降糖藥降糖。什么樣的人不能運動是有標準的。比如空腹血糖16.7了,應(yīng)該先用降糖藥降糖,等把血糖控制平穩(wěn)后,再進行運動。另外要關(guān)注心血管反應(yīng),有人從1樓走到3樓,血壓漲了20mmHg,而有人就漲了40mmHg,我們需要觀察。另外每個人對不同運動的興趣是不一樣的。要制訂合理的運動方式、強度、時間、頻率、消耗目標和注意事項。比如高血壓的人,運動的時候頭就不要低于胸部,否則會引起血壓波動幅度加大。有慢病的人,最好有專業(yè)人員監(jiān)督。還有一些有比較嚴重疾病的人,比如已做了支架了,最好到醫(yī)務(wù)部門在醫(yī)務(wù)監(jiān)督下運動。
原聲帶
規(guī)律鍛煉影響你一生
規(guī)律鍛煉對一生的生理功能都有良好的影響,我們看兩組人,一組是靜坐少動的人,另一組人一生中都保持活躍生活方式,這兩組人到了30歲左右的時候,生理機能狀態(tài)都達到一生最高的水平,但這是各自水平,是不一樣的。如果靜坐少動的人達到100的水平,常運動的人就會達到130。到60歲的時候,靜坐少動的人下降到80的水平,但常運動的人仍然保持在100以上的水平。所以60歲的人可能會有30歲的心臟,指的是常年運動的人與靜坐少動的人相比。30歲的人也可能有60歲的心臟,是指常年靜坐少動的人。希望大家都動起來!
貼士
是否運動越多好處越多?
是否運動越多獲益越多呢?總體如此,但不完全成比例。一張圖縱坐標是患病及早期死亡的風險,橫坐標是體力活動水平,靜坐少動的人患病和死亡風險是最高的,適當運動風險可以下降了一半。多做運動,死亡風險仍然會繼續(xù)下降,但獲益的幅度會減少,而且運動時間太長,導(dǎo)致勞損的可能性增加。所以我們強調(diào)適當運動。對普通人來說,一般就是每天30分鐘到60分鐘。如果狀態(tài)好,可以增加到一個半小時到兩個小時。有人一天運動六個小時,沒必要。
(未完,下接7月20日本刊。)
北京晚報健康快車工作室整理
(責任編輯:秋彤)
2025-06-30
2025-06-28
2025-06-27
2025-06-27
2025-06-26
2025-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