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醫(yī)藥報 時間:2016-03-04 15:39:08 熱度:1162
□ 本報實習記者 張?zhí)煲?/span>
3月3日是第17個“全國愛耳日”,今年“愛耳日”的主題是“關注兒童聽力健康”。據(jù)了解,“全國愛耳日”將關注對象聚焦為“兒童”,一方面是為了普及兒童聽力健康知識,樹立對聽力疾病早發(fā)現(xiàn)、早干預、早康復的理念,以降低兒童聽力殘疾的發(fā)生幾率;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喚起全社會對聽障兒童的關注、理解和幫助,為聽障兒童步入正常社會創(chuàng)造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
兒童耳聾原因多多
據(jù)2006年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顯示,我國7歲以下聾兒達到80萬人,12歲以下聾兒達到100萬人。而由于藥物、遺傳、感染、疾病、環(huán)境噪聲污染、意外事故等原因,每年還會產生新生聾兒3萬余名。
聽力障礙嚴重影響兒童的生活、學習和社會交往。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副主任醫(yī)師靜媛媛表示,目前有很多父母缺乏聽力障礙方面的知識。部分家長因為不清楚可能造成胎兒或嬰兒耳聾的原因,導致一些本可以避免的耳聾事件發(fā)生。因此,多多學習耳聾的相關知識,并采取保護孩子聽力的相應措施,使其不受耳聾的影響,對于家長來說尤為重要。
靜媛媛表示,兒童在出生前、出生時和出生后都有可能由于各種原因出現(xiàn)聽力損傷,其中絕大多數(shù)與遺傳有關,約占兒童耳聾患者的60%~70%。
出生前會引起耳聾的因素有:內耳聽神經發(fā)育不全,或外耳、中耳的先天性畸形,產婦在懷孕期間使用了耳毒性藥物或感染了疾病等;出生時會引起耳聾的因素有:在生產過程中各種原因造成的缺氧(如宮內缺氧),或胎兒頭部受到擠壓而傷及聽覺器官或聽覺中樞;出生后引起的耳聾因素有: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由于藥物感染所導致的炎癥,如小兒常見的分泌性中耳炎和化膿性中耳炎,以及由于病毒或細菌感染引起的傳染性疾病,如腦膜炎、腮腺炎等,均有可能導致兒童耳聾。
重在早期發(fā)現(xiàn)并早診早治
“由于大多數(shù)兒童的耳聾主要與遺傳有關,因此做好兒童聽力殘疾的早發(fā)現(xiàn)、早確診和早治療尤為關鍵。這就需要家長了解致聾的原因、危害及康復方法,一旦發(fā)現(xiàn)孩子出現(xiàn)耳聾的可疑癥狀,如對聲音沒有反應或反應較慢,聽聲時側頭找聲源,到了講話的年齡不會說話或發(fā)音含糊不清,或是交流時打岔,小聲呼喚時沒有反應,聽音樂時要求音量開大等,應盡早帶其到醫(yī)院檢查,千萬不可掉以輕心,以免延誤最佳的治療時機?!膘o媛媛說道。
不過,由于目前我國新生聾兒的數(shù)量多,康復需求大,因此除了采取必要的康復治療外,家長還應積極做好預防工作,防止兒童耳聾的發(fā)生,這一點十分重要。對此,靜媛媛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1.對于有明顯耳聾家族病史的夫婦,應該在孕前進行耳聾基因檢測,并通過耳聾遺傳咨詢,由專家給予科學指導,以確定是否生育。
2.孕婦在孕期應禁用對胎兒有明顯毒害作用的藥物,并預防病毒性感染,如果一旦感染,應及時進行治療。
3.盡量避免給兒童使用耳毒性藥物,如果因病情需要非用不可時,必須密切關注聽力變化,一旦出現(xiàn)耳鳴等癥狀應立即停藥。
4.當兒童根據(jù)中央統(tǒng)一部署,患上中耳炎等感染性疾病,應及時到醫(yī)院就診,以免留下后遺癥,導致耳聾。
(責任編輯:秋彤)
2025-07-04
2025-07-03
2025-07-03
2025-06-30
2025-06-28
2025-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