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2015-06-13 15:53:45 熱度:931
胡大一 萬征
據統(tǒng)計,我國30歲到85歲人群中,房顫患病率為0.77%。與無房顫人群相比,房顫患者罹患卒中的風險高出近5倍,房顫相關性卒中的致死率、致殘率及復發(fā)率很高,有效的抗凝治療是預防和降低房顫相關卒中及其血栓栓塞事件發(fā)病率的關鍵??茖W認識抗凝治療,提高抗凝治療的規(guī)范性,可為患者帶來減輕癥狀、降低卒中風險的收益,幫助患者長時間帶房顫生活,而且能夠活得很好。
遺憾的是,我國房顫患者接受抗凝治療的比例遠低于國際平均水平。當前全球房顫卒中高危人群口服抗凝藥的應用率為34.4%,而我國僅為13.5%。而且,當前的抗凝治療也不規(guī)范。目前,阿司匹林是房顫患者抗凝治療過程中使用最為廣泛的藥物,但其主要用于抗血小板治療,并不是抗凝藥物,而經典的傳統(tǒng)抗凝藥華法林,則由于存在劑量個體差異大、治療窗口窄、需要患者頻繁去醫(yī)院采血監(jiān)測凝血指標等不便,導致患者依從性差,臨床使用率很低。但是,華法林的抗凝效果非常明顯,依舊是抗凝治療的首選藥物。除了以上提到的藥物外,目前又出現(xiàn)了一些新型口服抗凝藥,如達比加群、阿哌沙班、利伐沙班等。雖然這些口服抗凝藥可以更方便、安全有效地預防房顫導致的卒中,但患者仍需提高抗凝治療的規(guī)范性,以及對房顫相關性卒中的預防意識。在提倡抗凝治療的同時,還應主動為房顫患者提供卒中預防指導和服務的技術和團隊。
需要注意是,老年房顫患者由于年齡大、伴隨疾病多,切不可盲目選擇進行射頻消融,追求心臟復律,而應選擇在規(guī)范抗凝治療的基礎上,接受戒煙、藥物、運動、營養(yǎng)、心理五大處方,進行心臟康復。 (作者分別為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心臟內科主任、天津醫(yī)科大學總醫(y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本文摘自作者在東北、華北八省市區(qū)心血管病學術大會上的發(fā)言)
(責任編輯:秋彤)
2025-06-30
2025-06-28
2025-06-27
2025-06-27
2025-06-26
2025-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