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青年報 時間:2015-01-03 15:54:38 熱度:802
上海第一反應急救指揮官談急救的“黃金四分鐘”鐵律
本報記者 蔣韋華薇
“當有人窒息時,最好的對策不是坐等救護車和白大褂到來,而是采用正確的心肺復蘇和人工呼吸方法開展自救?!鄙虾5谝环磻本葓F隊(以下簡稱“第一反應”)指揮官陸樂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第一反應是一家致力于應急救援和培訓組織,此前參與過全國多項賽事的急救保障工作。在不久前的2014上海國際馬拉松賽上,第一反應志愿者成功對一名心臟驟停選手進行了急救。
國際權威心血管疾病研究機構美國心臟學會(AHA)也指出,心臟停止跳動4分鐘后,大腦就開始了不可逆的缺血缺氧性壞死,4分鐘后開始急救,即使救活也可能成為植物人;另外,猝死患者的生存率在心臟停跳后每分鐘下降7%~10%,所以10分鐘后開始急救幾乎沒有任何意義。目前,即使在北京、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救護車通常也很難在10分鐘內到達。
陸樂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急救除了要及時,準確也很重要。他這兩天在網(wǎng)上查閱外灘事故現(xiàn)場圖片,發(fā)現(xiàn)其中有一張照片的心肺復蘇做得并不到位,“主要是位置不對。心肺復蘇按壓的標準位置是兩個乳頭連線中間,錯位按壓很可能導致按斷肋骨。按壓深度、頻率與人工呼吸的配合都有嚴格標準。因此,我們不建議沒有受過嚴格正確急救訓練的人做心肺復蘇”。
陸樂表示,在急救現(xiàn)場由具有專業(yè)醫(yī)療知識的人判斷傷者情況,對傷者區(qū)分不同等級進行處置,是國際通行做法,尤其在大型突發(fā)事件有多人受傷的情況下,應該盡可能地在救護車到來前,根據(jù)傷情將傷者分級,有條件的情況下,分別給傷者貼上黑紅黃綠四種顏色標簽。黑色表示無生命體征;紅色為大出血等嚴重傷情,如果不及時處理會導致傷者快速死亡;黃色傷者可能在流血,但不至于休克,屬于“還等得起的傷者”;綠色則是輕傷。通常情況下,救護車到來時,會第一時間拉走紅色標簽傷者,因為這些人是最迫切需要急救也最可能被救活(相對于黑色標簽者)的。
陸樂還表示,目前國內大型活動和賽事保障中,院前急救(即在救護車到來前進行的急救)和醫(yī)院救治之間的對接,還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間。如果在現(xiàn)場施救的志愿者能跟上警車或者救護車,繼續(xù)心肺復蘇,并向醫(yī)院醫(yī)生介紹已經(jīng)排查過的傷情,應該會讓救治更有效率。
在陸樂看來,大型活動要構建生命安全體系需要做好以下三點:一是精準的風險管控,細致縝密的預案,跨部門的應急場景配合演練;二是強大的現(xiàn)場急救,能有效實施場地監(jiān)控、布控、調度和快速響應;三是完美的無縫對接,現(xiàn)場急救的基礎生命支持,和院前急救的高級生命支持實現(xiàn)系統(tǒng)的無縫銜接。
過去幾年中,陸樂和第一反應一直在做急救培訓。據(jù)他了解,在歐洲和日本,至少有30%的人接受過急救培訓,在北歐這一比例高達60%至70%,而我國受過急救培訓的不到1%,甚至在醫(yī)務工作者中,也不是人人都會急救。陸樂呼吁加大對公眾的急救培訓,使民眾在救護車到來前積極正確地開展自救,而不是坐等白大褂到來,白白耽誤寶貴的急救時間。
沒有受過專業(yè)急救培訓的普通公眾,在面臨外灘事件這樣的突發(fā)情況下可以做什么?面對中國青年報記者提問,陸樂表示,圍觀群眾至少可以為傷者加件衣服,做好保暖?!安忍な录l(fā)生當晚的上海氣溫很低,保持傷者體溫可以延緩死亡?!贝送?,在現(xiàn)場有經(jīng)驗的急救人員指揮下,圍觀群眾還可以幫助做開放氣道、維持現(xiàn)場秩序、撥打120等工作。
本報上海1月2日電
(責任編輯:秋彤)
2025-07-04
2025-07-03
2025-07-03
2025-06-30
2025-06-28
2025-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