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健康報 時間:2014-12-16 11:38:50 熱度:1443
本報記者 孫國根
圖為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泌尿外科主任郭劍明教授正在查房。
郭劍明,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泌尿外科主任,在泌尿外科各類疾病的診斷和規(guī)范化手術治療方面,尤其在尿路結石、腎腫瘤、前列腺癌、膀胱腫瘤等疾病的診治,以及對術后并發(fā)癥的處理及危重急癥的處理方面,具有獨到的經驗。他曾榮獲恩德思醫(yī)學科學技術獎二等獎、上海市優(yōu)秀發(fā)明選拔賽銀獎,目前是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住院醫(yī)師規(guī)范化培訓教材和中國泌尿外科疾病診療指南編委,在腎癌研究方面已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市科委自然基金。
既要技術精湛,更要為患者考慮
臨床上,郭劍明每年完成腫瘤、結石、前列腺等手術達800臺,有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一大能人”之美譽,但他心中還有一個原則:“為病人著想一直是我們的宗旨”。
腎癌的診治一直是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泌尿外科的一大重點和醫(yī)療特色,每年收治的腎癌手術患者一直高居上海市最前列,每年手術患者超過600人。
在處理各種復雜性腎癌上,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在國內較早開展“進腹入路處理法”,改變了以往“從腰入路法”;之后,他們緊跟國際新理念,開展腎癌局部切除的保腎手術,在國內最早開展腹腔鏡手術的基礎上,5年前成為國內第二家、上海市第一家率先開展了目前依然是最先進的達芬奇機器人輔助腹腔鏡腎癌手術(包括保腎的腎癌手術和根治性腎癌切除手術等)。
在郭劍明20多年的臨床工作中,他一直認為在治病過程中,醫(yī)生既要技術精湛,也要敢于冒風險,更要為患者多考慮。
郭劍明告訴記者一件事:十多年前,他曾經碰見一位來自上海金山遠郊的30多歲年輕男性患者,體檢時發(fā)現他雙側多發(fā)腎癌。當時,國內保腎手術開展較少,經驗不多。醫(yī)生如果為了方便,可以切除病人的腎,但是這將會嚴重影響其今后數十年的生活質量。為病人著想一直是中山泌尿外科的宗旨。經過精心的準備,郭劍明分別對他進行了兩次手術,只對兩側腎臟的惡性腫瘤病灶作了腎部分切除,保留了雙腎。這種處理方法醫(yī)生承擔的責任很重大,手術難度也提高了,如果處理失當,并發(fā)癥的風險更高,但將明顯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手術后經隨訪,該患者至今未有復發(fā),腎功能良好,并一直健康地工作著。
盡可能多花點時間和病人交流
郭劍明說,看病時盡可能多花點時間與病人交談很必要,因為除了診療外,病人的社會、家庭情況,甚至有些特殊情況、心理活動,對醫(yī)生的判斷都有用。
郭劍明說,有位60歲的女性,經多家醫(yī)院B超和CT檢查顯示該患者的左腎有個3厘米良性可能的占位。她來到門診看病時,郭劍明依據影像學圖像認為不能排除惡性的可能,建議手術。此時,患者顯露出較大顧慮,深入交談時,她才告訴郭劍明:女兒工作很忙,她要幫女兒帶小孩;再說幾家醫(yī)院認為良性可能大,她自己也想過幾年再說。郭劍明考慮到該病人腫塊完全長在腎內,不像通常大部分腫瘤那樣長在腎的表面,保腎難度較大,一旦手術,腎切除的可能很大,這將大大影響她的生活,幫女兒帶孩子的愿望也會落空。于是,郭劍明告訴她,雖然目前還是小腫瘤,但需密切隨訪觀察,二、三個月做次B超,一旦有變,立即手術,并答應盡量給她做保腎手術。聽了這一番耐心的解釋,患者接受了郭主任的建議。
此后每3個月,該患者都找郭劍明看她的檢查報告,密切隨訪了一年多,這位病人利用這段時間將外孫女上學等事都安排好了。此時,檢查提示,病人腎臟的腫塊長大了2毫米~3毫米。病人對郭劍明說:準備好了,現在我沒有后顧之憂了,決定可以住院了。這臺手術難度確實很大,但郭劍明沒有忘記自己的承諾,最終既為她切除了腫瘤,又保留了腎臟;術后病理報告顯示為腎細胞癌?;颊叻浅8袆樱兄x郭劍明不僅為她治療了疾病,還實現了她照顧外孫女的心愿。
郭劍明還遇到過一位剛退休的病人,是位內科醫(yī)生,8年前因右側腎癌,切除了右腎,后來發(fā)現左腎又長出一個約6厘米的腫瘤,腫塊貼近腎門的大血管。如果為了根除腎癌,為他切除左腎是最方便的,且風險較低,醫(yī)生也不用擔負責任,但術后病人將終生依賴血透過日子。郭劍明思忖:科技進步了,出現了治療轉移性腎癌的新型靶向藥物,如果用藥使腫瘤縮小后再進行腎部分切除可能會最終達到保腎目的。但服用靶向藥物可能有副作用,且部分患者可能無效。經過再三權衡,郭劍明還是想在這位患者身上試試。于是,郭劍明查閱了大量文獻,并了解到世界上確有少量的這方面的成功案例報道;但文獻同時也指出,用藥后腎部分切除的創(chuàng)面愈合可能會受影響,手術中可能會增加出血、漏尿等并發(fā)癥。郭劍明與病人進行了充分了溝通,決定先用藥。兩個月后,病人的腫瘤縮小了1厘米,但病人出現了比較嚴重的鼻出血情況,被迫停藥。新的問題出現了:腫瘤還沒有縮小到最適于手術的大小,但如不馬上手術,等腫瘤再次長大就很難處理了。這對郭劍明的手術技術確是個挑戰(zhàn)。為了抓住這稍縱即逝的機會,郭劍明當機立斷,立即手術。正是因為郭劍明的果斷及精心的準備,最終成功地為該病人施行了較大腫瘤的孤立腎的保腎切除術。術后未發(fā)生出血、漏尿等并發(fā)癥。目前,該患者已術后隨訪一年半,情況良好。
這就是郭劍明,對病人,他總是這樣精心細致,也正是如此,他才能夠攻克一個又一個難關。
(責任編輯:秋彤)
2025-07-01
2025-06-30
2025-06-20
2025-06-20
2025-06-18
2025-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