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時間:2014-09-05 08:40:31 熱度:1071
本報記者 喻京英
有數(shù)據(jù)顯示,國際確認的罕見病大概有7000種,約占人類疾病總數(shù)的10%。因罕見病患病人數(shù)少、病情往往很嚴重,卻又缺醫(yī)少藥,所以也被稱為“孤兒病”。治療罕見病的藥物也被稱為“孤兒藥”。
近日,一項名為“冰桶挑戰(zhàn)”的接力活動從北美風靡至全球各地。這一行為藝術發(fā)起的初衷,旨在呼吁公眾關注一種罕見病——ALS(肌肉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癥,俗稱“漸凍癥”),并為患者籌集善款。然而,與“冰桶挑戰(zhàn)”風靡不同的是,ALS病作為一種罕見病,在社會上還屬于大眾認知的盲區(qū)。
罕見病大多由基因缺陷所致
目前常見的罕見病有白血病、地中海貧血、血友病、苯丙酮尿癥、白化病等。它們絕大部分屬于先天性、慢性病,流行率低且十分少見,常常危及生命。在種類繁多的罕見病中,約有80%是由于基因缺陷所導致的。我國約有五六千種罕見病,患者逾千萬。但其中只有1%的罕見病有有效治療方法,往往需要一年幾百萬元的治療費,剩下的99%只能通過干預治療延長壽命。
“漸凍人”是罕見病中的一種,其表現(xiàn)就是全身肌肉逐漸萎縮,最終導致其無法活動直至死于呼吸衰竭,整個過程就像被逐漸冷凍一樣。英國著名物理學家霍金就是著名的“漸凍人”。
據(jù)北京大學第三醫(yī)院副院長兼神經(jīng)科主任樊東升介紹,“漸凍人”的發(fā)病率在1/10萬,病因至今不明。由于早期癥狀輕微,很容易被誤診。
“漸凍人”是因大腦、腦干和脊髓中運動神經(jīng)細胞受到侵襲,患者肌肉逐漸萎縮無力,最終至癱瘓。由于感覺神經(jīng)并未受到侵犯,這種病并不影響患者的智力、記憶及感覺?;颊咧荒芮逦刂币曋约褐饾u死亡的全過程。樊東升強調(diào),該病早期確診和治療非常關鍵。公開資料顯示,神經(jīng)傳導速度檢測、血清特殊抗體檢查、腰穿和腦脊液檢查、影像學檢查等,都是早期診斷的方法。
罕見病種類多,治療方法少
由于罕見病在人群中發(fā)病率低,公眾對其缺乏了解:由于市場小,醫(yī)藥公司也不愿在藥物研發(fā)和治療方面投入,以致我國罕見病的醫(yī)療費用昂貴且大都在醫(yī)保范圍之外。
王甲是一個29歲的吉林“北漂”小伙,他曾是一個才華橫溢的平面設計師。2007年底,他被確診為漸凍人,如今他只剩下一雙眼珠能動。即便如此,他仍用眼球捕捉鼠標的方式繼續(xù)設計創(chuàng)作,并在眼球的幫助下,寫了一本20萬字的作品《人生沒有假如》。在他的努力下,成立了隸屬于宋慶齡基金會的漸凍人基金暨“王甲漸凍人關愛基金”。
10年前剛出生時,周密就顯得和別的孩子不一樣——醫(yī)生發(fā)現(xiàn)她身上的皮膚沒長好。接下來的日子,她身上的水皰開始層出不窮,但誰都沒想到這種名叫“大皰性表皮松解癥”的罕見病,將伴隨周密終生。這種病的表現(xiàn)為皮膚非常脆弱,水皰反復發(fā)作,不傳染,但病患全身沒有一塊皮膚是完整的,甚至時刻滲著血絲。
與周密一樣,上海的小海與河南的小飛,也是罕見病患者,只不過他們所患的罕見病名字人們相對熟悉——青少年型帕金森病。
4年前,絕大多數(shù)公眾還都沒有聽說過“罕見病”這個詞,更別提公眾對罕見病知識的了解以及對該群體的認知。瓷娃娃罕見病關愛中心從2009年開始,每年開展大量的宣傳和倡導活動,使得公眾對罕見病慢慢開始有所了解。但整體來說,公眾對罕見病的認知程度還非常低。
中國尚無罕見病官方定義
據(jù)北京瓷娃娃罕見病關愛中心負責人王奕鷗介紹,在中國,罕見病沒有一個官方定義,也沒有官方渠道可以獲取這些疾病的信息?,F(xiàn)在的醫(yī)學課本上基本沒有罕見病相關內(nèi)容,導致很多罕見病人被誤診誤治。
世界各國針對罕見病的定義也有所區(qū)別,例如美國認定罕見病為每萬人中患者在7.5人以下的疾病,歐盟為每萬人中5人以下,日本、韓國均為每萬人中4人以下。
和國外相比,我國罕見病相關政策法規(guī)欠缺。美國、日本、歐盟、韓國等國家對于罕見病都有官方定義,但在中國,目前尚無罕見病的官方定義。
從全球研究罕見病的發(fā)展來看,中國要比西方國家晚很多,在科研、診治、權益保障、社會宣傳等各方面都比較薄弱。
中國最早有關罕見病的醫(yī)學法規(guī)是在1999年出版的《藥品注冊管理辦法》,其中提到罕見病和治療罕見病新藥,但并未對罕見病的概念進行明確界定。2007年新版《藥品注冊管理辦法》中對罕見病臨床試驗和審批有兩條優(yōu)惠措施,但依然未給出罕見病的具體定義或范圍,這使得罕見病相關研究和診療面臨著重重障礙。
據(jù)了解,保障治療是中國罕見病患者所面臨的首要問題,而在部分國家和地區(qū)已經(jīng)有了針對部分罕見病所制定的保障措施。因此,一套完整的社會保障體系,對罕見病患者而言尤為迫切。
目前,全球已有30多個國家先后從立法方面對罕見病用藥研發(fā)及治療方面給予了保障和支持。如今歐盟市場上罕見病用藥已達681種,日本也有182種。但在中國,目前市場上銷售的130種罕見病用藥全部來自進口。
鏈接▶▶▶
“冰桶挑戰(zhàn)”并非人人適合
“冰桶挑戰(zhàn)”對身體是一種考驗,并不是人人都適合。解放軍309醫(yī)院中醫(yī)科醫(yī)生來要水表示,炎炎夏日,大部分人接受這項挑戰(zhàn)都沒有問題,但畢竟冰水對人體具有一定刺激性,對一些人群有健康風險,患有心腦血管疾病、頸椎病、經(jīng)期女性、胃寒以及長期腹瀉的人,都不宜參加此項挑戰(zhàn)。
1、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臨床研究表明,寒冷會使人的皮膚毛細血管收縮、血液循環(huán)阻力增加,血壓升高;這對高血壓、腦血管病患者都是不利的,嚴重者可誘發(fā)腦中風。對于冠心病患者來說,寒冷突襲,還會造成一些可不預料的應急性情況發(fā)生,如心絞痛或心梗。
2、頸椎病患者。頸椎病的常見表現(xiàn)就是脖子痛、頭痛,后背發(fā)緊,怕冷怕風,如再受冰水刺激,就會寒上加寒,會加重軟組織損傷,影響治療效果。
3、經(jīng)期女性。婦女經(jīng)期受寒冷刺激,會使盆腔內(nèi)的血管過分收縮,可引起月經(jīng)過少甚至閉經(jīng)。因此,婦女尤其是經(jīng)期婦女要防寒避濕。
此外,一些寒性體質(zhì)及下肢怕冷的人群、胃寒者、長期腹瀉者及小孩都不宜參加“冰桶挑戰(zhàn)”。即使在高溫天氣也要注意,因為冰水澆到頭上,溫差過大會使血壓升高。而一些免疫力差的人受到冰水寒涼刺激后,細菌和病毒容易乘虛而入,從而引起感冒、咽炎以及呼吸道疾病。
另外,專家提醒,接受完冰桶挑戰(zhàn)后,要及時更換衣服,及時保溫,如果能出一出汗就更好。無論如何,頸椎病及心腦血管疾病等患者,要特別慎重接受挑戰(zhàn),量力而行。
(責任編輯:秋彤)
2025-06-30
2025-06-28
2025-06-27
2025-06-27
2025-06-26
2025-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