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技日報 時間:2014-07-24 14:53:16 熱度:1212
“大暑”是一年里最熱的時期,俗話說“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今年的大暑正好是在頭伏的最后一天, 天津市公安醫(yī)院中醫(yī)主任醫(yī)師李巖提醒,入夏后會出現(xiàn)連續(xù)高溫潮濕天氣,在養(yǎng)生方面應(yīng)該注重“化濕健脾”。
飲食:天熱早點不能涼 汗多注意補些鉀
炎熱的三伏天里,很多上班族早點吃得比較馬虎,帶著熱乎乎的早點去上班,等在單位開吃時早已變成了“冷餐”,可能還會喝上幾口冷飲。李巖提醒,這種長期“涼爽”早餐的生活小習慣,會慢慢吞噬健康。早上在陽氣還沒有真正生發(fā)起來的時候,血管處于收縮狀態(tài),早餐飲食貪涼會使體內(nèi)各個系統(tǒng)收縮得更厲害,不利于血液循環(huán),這種不良飲食習慣時間長了會傷胃,還有可能出現(xiàn)喉嚨總有痰、易感冒等小毛病。想吃冷飲可以選擇中午。
夏季很多人稍微運動就愛出汗,有些人會喝些淡鹽水來避免過多鈉隨汗液流失,卻忽略了鉀也會隨之一同流失。李巖提醒,戶外運動量大、出汗多的人群,適量選擇茶、香蕉、柑橘、牛奶、雞肉等含鉀豐富的食材。出汗多的人往往脾胃功能會下降,常感到疲憊或食欲不振,可吃些淮山藥來補脾健胃。
防?。荷嗵衲伡衫涫?中暑別喝太多水
冷食、冷飲在伏天里可是很多年輕人的消暑圣品。吃冷食前要觀察自己的舌頭:如果舌頭比較胖大,舌邊有一圈齒痕,則屬于脾虛人群;如果舌苔厚膩,則中焦脾胃運化不好。當你的舌頭出現(xiàn)這兩種狀況后,就需要讓你的“舌尖”繞開冷食。李巖提醒,脾虛人群貪食冷飲后會傷脾胃,會加重脾胃寒冷,若再吹些空調(diào)冷風,很容易出現(xiàn)乏、熱、腹瀉等癥狀。
李巖介紹說,夏季天氣炎熱,一旦汗出得不透或出得太過,就容易出現(xiàn)發(fā)熱、乏力、皮膚灼熱、頭暈、惡心、嘔吐、胸悶等中暑狀況,此時要立即就醫(yī)。過度飲水反而會雪上加霜,因為大量飲水后會稀釋胃液、損害消化系統(tǒng),不利于病情恢復(fù)。(滕媛媛)
(責任編輯:秋彤)
2025-07-04
2025-07-03
2025-07-03
2025-06-30
2025-06-28
2025-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