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京華時報 時間:2012-05-09 00:56:25 熱度:2011
近日,有媒體報道,南京一位九旬老人過世后,家人整理遺物時發(fā)現(xiàn)老人還留有兩家保健品公司的保健品寄存單,以及部分未消費保健品,總價值達91771元人民幣。老人留下的這些“遺產”中包含了大量打著“防癌、抗癌”旗號的保健品。一時間,防癌抗癌保健品引發(fā)了大家的關注。記者走訪市場后發(fā)現(xiàn),不少保健品在宣傳推介中都自稱具有防癌、抗癌作用,對此,多位專家以及院士指出,“保健品抗癌”不可靠,目前為止,針對人類而言,尚無醫(yī)學對照研究證實某種保健品能防癌。
□市場調查
口頭宣傳肆意誤導消費者
近日,記者走訪部分藥店發(fā)現(xiàn),保健品中聲稱“抗癌”的產品真不少。
日前,當記者走進角門附近的一家藥店,問及有沒有“抗癌”類的保健品時,銷售人員立即向記者推薦了一款靈芝破壁孢子粉,并拿出一本宣傳冊翻給記者看,宣稱該產品具有抗癌功能。記者從該產品宣傳冊中看到,文中介紹說“靈芝孢子粉對多種腫瘤細胞有明顯抑制作用?!辈贿^記者留意到,該產品的包裝說明上并沒有標示具有抗癌功效,只是標示適宜腫瘤患者手術后增強體質、改善癥狀。
在另一家藥店里,銷售人員向記者推薦的抗癌保健品是某品牌的紅景天軟膠囊,并告知該產品銷量非常好。該人士同樣拿出一本產品宣傳冊給記者看,宣傳冊里稱,該產品富含的紅景天苷成分對多種腫瘤的生長及癌細胞的轉移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然而產品包裝說明上卻是——“緩解疲勞”功效。適宜人群僅僅是壓力大、生活節(jié)奏快的都市工作族;乏力、嗜睡、易疲勞者;需要預防高原反應的人群;體質虛弱、容易感冒的人群。并未包含腫瘤患者。
在網購平臺上,“抗癌保健品”銷售也十分火爆。記者在淘寶網的商品搜索欄里輸入“抗癌保健品”關鍵詞,搜出的產品有660余條,其中包括靈芝破壁孢子粉、番茄紅素、螺旋藻精片、防癌抗自由基組合、紅景天軟膠囊、鯊魚軟骨素片等等。價格從幾十元到上萬元不等。記者注意到,有些保健品甚至打出抗癌有效率可達90%以上的、能精確殺傷癌細胞、提高免疫水平、有效縮小腫瘤防止復發(fā)和轉移等宣傳字眼。
記者走訪了北京兩家腫瘤醫(yī)院。在醫(yī)院病區(qū)內外,有一些散發(fā)抗癌產品小廣告的“推銷員”。在調查中,記者發(fā)現(xiàn),很多久治不愈的癌癥病人,都選擇多種方法的綜合治療,很少病人愿意用單一方法甚至單一藥物治療。面對眾多的保健品或食品,都抱著試一試的心態(tài),配合醫(yī)院所開藥品同時食用。
審批和宣傳內容大相徑庭
這些打著“抗癌”旗號的保健品是否可信?記者在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官網上進行了查詢。然而,一些號稱能防癌抗癌的保健品,記者在官網上輸入名稱后并沒有查到相關信息。
同時,有一些保健品宣傳的信息,和國家藥監(jiān)局批準的信息大相徑庭。記者從一家銷售某品牌角鯊烯軟膠囊的網店里看到,該產品名稱中標出“抗癌”功能,同時在保健品說明中也提到“角鯊烯是唯一被確認有防治腫瘤作用,并被廣泛用于腫瘤病人的藥物”。然而記者從國家食藥監(jiān)官網上查詢上述品牌產品,卻發(fā)現(xiàn)保健功能是“耐缺氧”,與“防癌、抗癌”根本沒關聯(lián)。
此外,記者發(fā)現(xiàn),部分產品在包裝說明里并沒有標示“抗癌”功效,但在銷售宣傳時,卻會對其主要成分進行介紹,而介紹的重點就包括“抗癌”功能。
我國對保健食品功能范圍的相關規(guī)定,其中提到“保健食品功能定位應為調節(jié)機體功能,降低疾病發(fā)生的風險因素,針對特定人群,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睋?jù)廣東省營養(yǎng)學會副秘書長朱惠蓮教授介紹,在我國允許使用的保健食品18項功能里,并沒有抗癌、防癌功能,只有抗氧化、輔助降血脂、降低血糖,有助于改善睡眠等,保健食品也只能按國家規(guī)定的功能來進行標示,不能超過這些范圍。在我國對保健品功能規(guī)范的規(guī)定中,沒有“防癌、抗癌”功效,在食品營養(yǎng)標簽標識規(guī)范里,也明確規(guī)定“不得標示預防疾病的功能聲稱”。
□權威分析
保健品抗癌未經人體對照試驗
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市腫瘤研究所所長郝希山表示,一些保健品打著可以防癌旗號宣傳的問題,不僅中國有,世界各國也都存在。
郝希山說,保健品在細胞培養(yǎng)皿或者在動物身上可能有一定的作用。但截至目前,還沒有一個經過醫(yī)學的對照研究,證實在人身上能防癌。他解釋說,凡是藥品均須經由嚴格的人體試驗證實,不但要對某種疾病或癥狀有肯定的療效,而且還要質量穩(wěn)定,且只能允許有限的人體可忍受的毒副作用,以上這些條件都要具備才行。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校長曾益新也反對“保健品防癌說”。他指出,防癌更主要的是應該合理膳食,多攝入新鮮蔬菜水果,戒煙、不酗酒,少攝入高熱量高脂肪食品等。
扶正中藥只能提高人體免疫力
記者發(fā)現(xiàn),在市場上銷售的部分宣稱具有防癌、抗癌作用的產品,都宣稱其產品中含有諸如靈芝、鯊魚軟骨、冬蟲夏草等成分,而這些成分在我國民間認為具有防、抗癌作用,那么是否可以此推論出產品具有抗癌、防癌作用呢?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腫瘤醫(yī)院腫瘤內科主任醫(yī)師孫燕表示,有扶正效果的中藥只能提高病人的免疫功能,并不能代替現(xiàn)代的腫瘤用藥,用補藥取代現(xiàn)代正規(guī)的腫瘤用藥也是不可能的。孫燕表示,自己很熱愛中醫(yī)中藥,也參加了扶正中藥的研究,但是藥都是有它的天性和作用的,不能隨便替代正規(guī)治療。
別夸大或忽視食療作用
中國食療文化源遠流長,“藥食同源”、“藥食同宗”的說法古已有之。不少人卻對癌癥食療存在這樣的奢望:嚴格控制飲食癌癥就不會進一步惡化,甚至可以完全依靠食療來消滅癌癥。
中日友好醫(yī)院中西醫(yī)結合腫瘤內科專業(yè)首席專家李佩文教授指出,這種想法是錯誤的,食療在癌癥治療中只能起到輔助的作用,它可以輔助、彌補藥物等其他療法的不足,卻不能代替藥物、放療、化療、手術等之功效,我們不能過度夸大它的作用。
那么,食療是如何對癌癥的治療起輔助作用的呢?惡性腫瘤細胞無限制地快速增殖是癌癥的一大特點,癌細胞在增殖過程中,必然耗費人體內的大量能量。癌癥病人通過飲食治療可以加強營養(yǎng)補充,可以扶植身體的正氣,提高元氣,提高機體免疫力,防止癌癥的復發(fā)和再患其他癌癥,從而起到緩解癌癥病人臨床癥狀,改善其生存質量、延長壽命的重要作用。
李佩文也表示,食療膳食中許多食品是藥品的一部分,有一定的療效,但不能完全取代藥品,更不能取代藥療等腫瘤的常規(guī)治療,而應在借助食療提高機體體質和免疫力的基礎上,積極進行綜合治療;當然,只注重手術、放化療等現(xiàn)代醫(yī)學的治療手段,不重視飲食調養(yǎng)的觀點也是錯誤的。各種針對腫瘤的治療手段在殺滅腫瘤細胞的同時,也會損害機體的正常細胞,導致正氣的虧損,如果不加強飲食調
養(yǎng),最終會導致正氣的潰敗,反而失去治療的機會。
勿入挨餓和進補的歧途
我們常常會聽到兩種說法,一種是“癌癥患者要控制營養(yǎng)攝入,餓死癌細胞”,另一種是“癌癥患者抵抗力差,要多進補”。
李佩文稱,這兩種做法都是錯誤的,不利于癌癥患者的康復。過分強調癌癥患者飲食清淡,不注重營養(yǎng)補充,這樣做最后腫瘤沒餓死,人卻會被活活餓死。據(jù)專家介紹,從生理上講,腫瘤細胞對營養(yǎng)的攝取確實要比身體正常細胞快,但是即使不給予營養(yǎng)支持治療,腫瘤仍以旺盛的糖酵解形式消耗機體的骨骼肌,損傷機體免疫功能。也就是說,即使腫瘤病人整天不吃不喝,腫瘤細胞仍可瘋狂生長。
與這種做法不同的是,隨著癌癥發(fā)病率的上升,“進補”也成了熱門的話題。民間通常認為常規(guī)的手術、放療、藥物治療大多傷及元氣,認為“虛了就要補,補得越多就越好”,因此主張吃大魚大肉。李佩文表示,食療應該是根據(jù)病人的‘虛實寒熱’情況辨證施膳,而不能一味地強調進補,切忌貪多求快,急于求成。假如病人的體質是熱性的,就不宜吃大魚大肉進補,而是要多從植物中攝取蛋白來補充營養(yǎng)。熱性體質的人通常舌頭紅熱,大便干,身體經常發(fā)熱,此時可以吃點清熱解毒的東西,喝些菊花水,多吃青菜水果。
□專家支招
注重生活細節(jié)有助防癌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腫瘤醫(yī)院腫瘤內科主任醫(yī)師孫燕表示,要想有效的預防癌癥,以下四條必須注意:第一,遠離致癌因素。第二,堅持健康查體,及時找出癌前病變和早期癌癥。第三,及早治療。第四,保持身心健康,適當鍛煉。
長期致力于研究肺癌的宣武醫(yī)院胸外科主任支修益教授表示,對于個人而言,平時對生活細節(jié)多一些關注,能更有效的預防癌癥。
以如何有效預防肺癌為例,支修益形象地說:“肺癌就是氣出來的疾病?!痹趶N房做飯時不僅要注意烹調方式,避免高溫油炸,還要注意通風換氣。抽油煙機要提前打開,炒完菜后5分鐘再關閉,以幫助油煙順利排出,避免室內空氣污染。同時,鍛煉時要遠離汽車尾氣,遇到煙民要勇敢的說“不”。
患癌后信心就是“抗癌藥”
中日友好醫(yī)院胸外科副主任郭永慶表示,對付如何抗癌,患者的信心很重要。在治療的過程中,不管是醫(yī)生還是家屬,要時刻為患者傳遞一種信息,那就是希望。即使患者到了無法手術的地步,腫瘤治療是多學科多方式綜合治療的。而且現(xiàn)代醫(yī)學發(fā)展迅速,也許今天的技術不能很好的治療,但每天都有可能有重大發(fā)現(xiàn)。所以,要讓患者對疾病的治療充滿信心,這樣治療效果才會得到比較好的體現(xiàn)。
郭永慶說,癌癥患者得了病,會有一種不知所措,很多不懂的東西想問。這不管是醫(yī)生還是患者家屬,在患者面前都要耐心的解釋。這樣,患者就會覺得家人和醫(yī)生心里有他,就不會覺得那么無助,對于基本的治療也會更有信心。
癌癥晚期不等于無法治療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腫瘤醫(yī)院放射治療科副主任王綠化強調,即使到了癌癥晚期并不等于無法治療,現(xiàn)代醫(yī)學手段是有辦法減輕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質量的。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腫瘤醫(yī)院腫瘤內科主任醫(yī)師徐兵河也表示:“晚期病人通過合理的放療、化療可以延長生命,切勿輕易放棄。沒有無法治療的病人,無論病人處于哪個階段都應該得到醫(yī)生的幫助?!毙毂雍粲?,由于我國醫(yī)療資源與需求之間的矛盾以及治療成本、社會成本的問題,導致大家對晚期的病人關懷較少。有關部門應該考慮引入社會資本進入這一領域,讓病人體面地走完生命之路。
□鏈接
世界防癌共識
美國癌癥研究所與世界癌癥研究基金會撰寫的《食物、營養(yǎng)與癌癥預防》中指出,如果能做到合理膳食、經常運動和保證正常體重,可以降低30%~40%癌癥的發(fā)生風險。
果蔬:選擇植物性食物,如蔬菜、水果、豆類、谷類和粗加工淀粉性主食可以減少結直腸癌、食管癌的發(fā)生。每日吃至少400克不同種類的蔬果,可減少口腔癌、咽癌、喉癌、食管癌、肺癌和胃癌等的風險。
肉類:紅肉的攝取量每日應低于80克;而加工的肉制品則應完全避免;少吃腌制食物,減少烹調用鹽,可以減少胃癌發(fā)生的風險。
飲酒:男性每日不超過兩份,女性不超過一份(大約含10~15克酒精),因為含酒精飲料是口腔癌、咽喉癌、食管癌、結直腸癌、肝癌和乳腺癌發(fā)生的原因之一。
烹飪:不吃燒焦的食物,少吃在明火上直接燒烤的肉和魚,少吃熏肉;用較低的溫度烹調肉和魚。減少攝入高能量密度的食物,避免含糖飲料,目的是控制體重。不要吃發(fā)霉的谷物和豆類,這種食物易污染上霉菌毒素,而霉菌毒素是肝癌發(fā)生的充分原因。
(責任編輯:秋彤)
2025-06-30
2025-06-28
2025-06-27
2025-06-27
2025-06-26
2025-06-23
您是不是忘了說點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