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中醫(yī)藥報 時間:2014-03-18 22:42:34 熱度:954
玉石保健床墊一床,價值16800元;遠紅外線保健被一床,價值6000元;空氣凈化器一臺,花費5980元;足浴盆8個,每個價值1500元,堆滿半個屋的各種各樣的保健品,不下50張的保健品票據(jù),近50張厚厚一疊保健品品寄存提貨單……這就是今年2月去世的長沙老人彭美蓮留給獨子的遺產。
彭美蓮老人平時生活節(jié)儉,但在購買保健品上卻出手大方,以至將一生的積蓄20多萬元全部花在了購買保健品上。何以會如此?
一是患上了“保健品依賴癥”。彭美蓮老人的獨子早年去加拿大工作,請保姆在家照顧父母。2003年彭美蓮的老伴去世,孤獨而缺乏安全感的老人在無法從親人處獲得感情寄托的情況下,就會重新尋找一個讓她有安全感的依賴處或依賴物。保健品推銷員的陪伴、他們吹噓的保健品療效,恰恰能夠給老人提供安全感,以至讓她產生了依賴性。
二是經受不住營銷者花樣翻新的“忽悠”。保健品公司及營銷人員為了讓老年人“上套”,往往會采取辦健康講座的形式,夸大其詞地宣傳保健品的健身治病功效,千方百計地讓渴望延年益壽又缺乏醫(yī)療保健知識的老年人相信;營銷人員還會采取小恩小惠的手段,對老年人實施“親情營銷”。例如,提供免費盒飯,組織免費旅游,贈送紀念品,提著水果、蛋糕到家中探望等,使老人把營銷人員當成了“親人”,因為抹不開面子而購買保健品。
三是因缺乏警惕性而受騙上當。一次,小區(qū)里來了幾個年輕人,說他們的門店提供免費足療服務,邀請老年人前去體驗。體驗中,幾個年輕人不停地在一旁吹噓足浴盆保健療效如何好,如何具有投資價值,并拍著胸脯保證,只要購買了足浴盆,公司會跟購買者簽訂合同,將足浴盆租出去,每月分紅80元,一年后退還購盆本金。在他們的鼓動下,彭美蓮老人一口氣買下8個足浴盆作投資,每個1500元,與公司簽訂了租賃合同。結果,一個月后,賣足浴盆的足浴店人去樓空, 她的1.2萬元打了水漂。
時下,類似患上彭美蓮老人這樣“保健品依賴癥”老年人不在少數(shù)。怎樣使老年人擺脫對保健品的迷信?首先,醫(yī)療衛(wèi)生管理部門要加強醫(yī)療保健知識的宣傳,使老年人明確,要保持身體健康、延年益壽,需要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加強身體鍛煉和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身體有病要去看醫(yī)生,不能靠吃保健品。其次,要加強對保健品市場的監(jiān)管。對保健產品要進行質量監(jiān)督,不能讓假冒偽劣產品充斥市場。對搞虛假宣傳和欺騙活動的,要依法嚴厲打擊。
加大市場監(jiān)管力度,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是工商、質監(jiān)、醫(yī)藥衛(wèi)生管理、公安等執(zhí)法部門和消協(xié)的共同責任,其中包括對保健品市場的整治。只有讓保健品市場走上規(guī)范的軌道,患上“保健品依賴癥”的老年人才會大為減少。(侯文學)
(責任編輯:秋彤)
2025-06-14
2025-05-06
2025-04-22
2025-04-15
2025-04-04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