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中醫(yī)藥報 時間:2013-12-13 22:18:03 熱度:1927
牛膝又稱懷牛膝、百倍,為莧科植物牛膝的根。每年于冬季莖葉枯萎時采挖,去凈須根、泥土,曬至干皺后,用硫磺熏數(shù)次,然后將頂端切齊、曬干。
牛膝性平,味甘苦酸,生用散瘀血、消癰腫,治療淋病、尿血、經(jīng)閉、癥瘕、難產(chǎn)、胞衣不下、產(chǎn)后瘀血腹痛、喉痹、癰腫、跌打損傷等癥;熟用補肝腎、強筋骨,治療腰膝骨痛、四肢拘攣、痿痹等癥,為常用中藥?!侗静萁?jīng)疏》載:“牛膝,走而能補,性善下行,故入肝腎。去寒濕痿痹,四肢拘攣、膝痛不可屈伸者,肝脾腎虛,則寒濕之邪客之而成痹,及病四肢拘攣,膝痛不可屈伸。此藥性走而下行,其能逐寒濕而除痹也必矣。蓋補肝則筋舒,下行則理膝,行血則止痛。”市場上有以爵床科植物未膝馬藍(lán)的干燥根莖及根(俗稱味牛膝)冒充牛膝,使用時注意鑒別。
真品牛膝
外觀呈細(xì)長圓柱形,有的稍彎曲,上端較粗,下端稍細(xì),長15~50厘米,最長可達(dá)90厘米,直徑0.5~1厘米,表面呈土黃色或淡棕色,有略扭曲而細(xì)微的縱皺紋、橫長皮孔及稀疏的細(xì)根痕;質(zhì)堅脆,易折斷,斷面平坦,微呈角質(zhì)狀;聞之有股特殊的氣味,口嘗味微甜而澀。
偽品味牛膝
呈不規(guī)則的塊狀,根莖粗大,多分枝,盤曲結(jié)節(jié),有多數(shù)具圓形凹陷的莖殘基,須根細(xì)而叢生,細(xì)長圓柱形如馬尾狀,長約40厘米,表面暗灰色,有環(huán)狀裂紋,常剝落而露出木部;木心質(zhì)堅韌,不易折斷,斷面皮部灰白色,較窄,約為木部的1/3;聞之氣微,無特殊氣味,口嘗味淡。
現(xiàn)代藥理研究證實,牛膝所含的有效成分皂苷有收縮子宮的作用;其煎劑有收縮腸管的作用;其醇提取液或制成注射液均有短暫的降壓作用,與組織胺釋放有關(guān),對心臟抑制、外周血管擴張也有一定作用;煎劑還有一定的止痛和利尿作用,而偽品味牛膝既不與真品牛膝為同科屬植物,又不具有上述功效,故不能代替牛膝使用。(韓德承)
(責(zé)任編輯:秋彤)
2025-07-03
2025-07-03
2025-06-30
2025-06-28
2025-06-27
2025-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