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京報 時間:2013-11-12 23:42:26 熱度:967
11月14日將迎來第23個世界糖尿病日。阜外心血管病醫(yī)院內(nèi)分泌與心血管疾病診療中心首席專家李光偉教授介紹,糖尿病已經(jīng)進入個體化治療時代,最新的理念不再以降糖為單一目標,而需綜合考慮肝腎功能、低血糖、體重增加、心血管風險、經(jīng)濟成本等多種因素,實現(xiàn)“全面考量綜合治理”。新型DPP-4抑制劑在中國的上市,將使這一科學治療理念也將被更多的中國專家和患者所接受。
僅降糖無法滿足個體化治療需求
以往的糖尿病治療理念過于追求降糖效果,嚴格控制降糖目標,而忽視了降糖過程中的低血糖、體重增加、心血管風險、肝腎功能、藥物成本等問題,以致降糖帶來的獲益大打折扣,患者依從性嚴重下降。所以,血糖控制目標應該個體化。李光偉教授說,對于不同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肥胖患者、合并高血脂或高血糖患者,腎功能不全患者,應采取差異化的治療方案,僅僅以單一的降低血糖為目標是無法滿足患者個體化治療需求的。
“全面考量綜合治理”理念亟待普及
李光偉教授指出,在糖尿病藥物治療時,我們必須重視“全面考量,綜合治理”的治療理念,在關注藥物有效性之外,還要重視藥物安全性以及肝腎功能和藥物治療的經(jīng)濟成本問題等。
更值得關注的是,包括降糖藥物在內(nèi)的大部分藥物一般都是通過肝臟進行代謝,經(jīng)過腎臟清除。肝腎功能損傷后,藥物的不良反應會相應增加,如低血糖發(fā)生風險(尤其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更易發(fā)生嚴重低血糖)。因此,有些降糖藥在肝腎功能受損時需調(diào)整藥物劑量,甚至要避免使用某些經(jīng)過肝及/或腎代謝排泄的種類。
已上市的糖尿病治療藥物新型DPP-4抑制劑,不僅能夠在較低的經(jīng)濟成本下實現(xiàn)精準降糖的效果,而且在低血糖、心血管風險及體重增加方面的優(yōu)勢明顯,其主要通過膽汁和腸道以原型形式代謝,不增加肝腎負擔,藥物相互作用風險小,患者在肝腎功能受損的任何階段都無需調(diào)整劑量。(記者潘波)
(責任編輯:秋彤)
2025-06-30
2025-06-28
2025-06-27
2025-06-27
2025-06-26
2025-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