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民晚報(bào) 時(shí)間:2013-09-24 00:43:50 熱度:838
針對由秋燥引起的咳痰等癥狀,中成藥服用方便,也可酌情選用——
征象:干咳氣短、痰少而稠、口咽干燥、聲音嘶啞、午后潮熱等。
藥物:選用秋梨膏(秋梨、浙貝母、麥冬等組方),有養(yǎng)陰生津、清熱潤燥、止咳化痰的功效。
征象:咳嗽不止、夜間加重、咳痰量多且色黃質(zhì)稠、喘息氣急、口舌干燥等。
藥物:選用橘紅丸(橘紅、瓜蔞皮、石膏等組方),有清肺熱、潤燥化痰的功效。
征象:痰多胸悶、咽喉痛癢、聲音沙啞等。
藥物:選用蜜煉川貝枇杷膏(川貝母、枇杷葉、苦杏仁、桔梗、蜂蜜等組方)。
征象:咽喉干燥疼痛,干咳、少痰或無痰,證屬陰虛肺燥。
藥物:選用養(yǎng)陰清肺丸(口服液)(地黃、麥冬、玄參、牡丹皮、川貝母、薄荷等組方),養(yǎng)陰潤肺,清熱利咽。
需注意的是,風(fēng)寒咳嗽、濕痰咳嗽的患者忌服上述藥物,并應(yīng)忌食辛辣燥熱的食物,如辣椒、胡椒、羊肉、桂皮等。
(責(zé)任編輯:秋彤)
2025-07-03
2025-07-03
2025-06-30
2025-06-28
2025-06-27
2025-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