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醫(yī)藥報 時間:2013-07-15 13:10:57 熱度:1314
處方:百合12克,天冬12克,西洋參9克,五味子6克,川貝5克,射干9克,杏仁9克,半夏12克,虎耳草10克,紫菀9克,七葉蓮9克,桑皮9克,全瓜蔞12克
分析:縱觀全方,應(yīng)是以當代名醫(yī)自擬的“清肺定喘湯”為基礎(chǔ)的一張中藥處方,經(jīng)過藥物加減而成,有祛痰宣肺、平喘降逆、補益養(yǎng)陰的功效,主要用于胸悶咳嗽、喘息不止、夜間更甚等癥狀。處方中的五味子、川貝、射干等具有斂肺止咳的作用;紫菀、七葉蓮、半夏等具有平喘止咳的功效;桑皮、全瓜蔞能夠清熱化痰,加之西洋參、百合、天冬等養(yǎng)陰補益肺氣,諸多藥物共奏方效。根據(jù)處方的立意和藥物的功效,處方中的“虎耳草”應(yīng)該更改為“佛耳草”比較適宜。
虎耳草屬虎耳草科植物,藥用部位是干燥的全草,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一般的用量在3~10克,通用名金絲荷葉。佛耳草屬菊科植物,藥用部位是帶花、果的干燥地上部分,具有祛痰、止咳、平喘的功效,一般的用量在9~15克,通用名鼠曲草。
點評:在這一張?zhí)幏街谢⒍荨懊懊痢碧娲鸲?,最終沒有獲得成功,被明眼的營業(yè)員一眼看出來了,虎耳豈能充佛耳?但話說回來,其實新鮮虎耳草葉搗汁過濾,加入冰片適量,對化膿性中耳炎有良好的效果。
在常見的處方中,還能夠遇到一味與“耳”有糾結(jié)的中藥,名叫“地耳草”,屬藤黃科植物,藥用部位是帶花、果的干燥全草,具有利濕退黃、清熱解毒、活血消腫的功效,正名田基黃。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一張?zhí)幏街羞€有一味全瓜蔞的藥名,全瓜蔞包含著瓜蔞子和瓜蔞皮二味中藥,實際應(yīng)付的劑量是瓜蔞子三分之二,瓜蔞皮三分之一,不可隨意地“毛估估”。 (殷博式)
(責任編輯:秋彤)
2025-06-30
2025-06-28
2025-06-27
2025-06-27
2025-06-26
2025-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