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健康報 時間:2013-06-09 13:34:32 熱度:3667
控制膽固醇要“雙管齊下”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yī)院老年心內科主任醫(yī)師 葉 平教授
膽固醇主要分為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兩種。前者對心血管有保護作用,是“好膽固醇”;后者會附著在血管壁上,一旦過量,就會導致動脈硬化,因而被稱為“壞膽固醇”。
血液中的“壞膽固醇”增多時,在血管壁上形成小斑塊,逐漸堵塞血管,使血流變慢,引發(fā)冠心病和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更危險的是,不穩(wěn)定的斑塊破裂或脫落,會在短時間內堵塞血管,導致急性心肌梗死或腦中風,危及患者生命。
實際上,約70%壞膽固醇是人體自身合成的,而且這種合成是不斷進行的。對于橙色風險的冠心病、中風患者,以及剛剛發(fā)生過心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眾多患者來說,由于他們體內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已經廣泛存在,化驗單上的箭頭僅表示膽固醇水平被短時間內控制住了,但并不代表風險消失。若不持續(xù)控制,壞膽固醇持續(xù)合成和累積,斑塊還會出現(xiàn),使血管變得脆弱易破。
人體中有1/3的膽固醇來源于飲食,要減少這些膽固醇對心腦血管病的影響,首先就要管好嘴,盡量減少富含膽固醇的飲食攝入;其次要邁開腿,消耗體內血脂和脂肪,減少各種危險因素的影響;還要做到不吸煙,因為吸煙會影響血管內皮功能,讓壞膽固醇更容易鉆入血管壁下,沉積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更好地防治心腦血管類疾病。極高危和高危心腦血管的病人而言,僅僅依靠控制飲食,并不能完全實現(xiàn)控制膽固醇的目標,還需要依靠藥物治療。(本報記者韓 璐整理)
(責任編輯:秋彤)
2025-07-04
2025-07-03
2025-07-03
2025-06-30
2025-06-28
2025-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