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健康報 時間:2013-06-08 08:44:13 熱度:1156
●河南省周口市淮陽縣人民醫(yī)院 衛(wèi)一鳴
粽子種類很多
粽子是一種十分古老的食品,經(jīng)歷代演進,粽子所用的食材、口味、造型越來越豐富多樣,但其用植物葉子包裹五谷的特征沒有變。
從用葉上,現(xiàn)多用箬竹葉,因比較寬大、有韌性,也有的用荷葉、葦葉、竹筒的。從用米上,現(xiàn)多用糯米,因色澤、糯性、味道較好,也有用糯高粱米、糯谷米的。從餡料上,現(xiàn)已形成南北不同的風味。北方多用小棗、豆沙、果脯,以甜味為主,南方多用肉類、蛋黃,甜少咸多,而四川、兩湖一帶又多用辣味。從造型上,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四角錐形等。
著名的粽子有北京的小棗、豆沙粽,嘉興的鮮肉粽,蘇北的咸蛋粽,寧波的堿水粽,廣東的裹蒸粽,西安的蜂蜜涼粽,云南的火腿粽,貴州的酸菜粽,廈門、泉州的燒肉粽、堿水粽,臺灣的白米粽、八寶粽。選購粽子最好到正規(guī)商店超市去買帶包裝的粽子,經(jīng)真空包裝二次滅菌后,粽子不但保質(zhì)期長,而且安全衛(wèi)生。
吃粽子能補虛
粽子的主要原料是大黃米和糯米,它們都很黏。黏大黃米做的食品在冷的時候較硬,加熱之后就變得非常柔軟,黏性很強。
按傳統(tǒng)說法,糯米和黏大黃米都性質(zhì)溫熱,有補虛的作用。也就是說,適合身體虛弱怕冷的人吃。其中大黃米性質(zhì)更溫暖一些,是冬季傳統(tǒng)推薦的暖身補養(yǎng)食品。
為什么要在炎熱的夏季到來之時吃這種溫熱的糯米或大黃米呢?夏天天氣炎熱,皮膚表面出汗多,血液在體表的分布較多,在消化系統(tǒng)的分布相對減少,消化液分泌也相對減少一些。這時候身體虛弱的人更容易出現(xiàn)消化功能低下的問題。吃糯米和黏大黃米做的食品,對溫暖腸胃、促進消化吸收有一定作用。
胃寒可選糯米粽
研究證明,食熱的糯米食品餐后血糖反應非常高,也就是說,它的消化吸收非???。研究也證明,糯米飯與大米飯相比,消化速度明顯更快。而且,實驗發(fā)現(xiàn),糯性食品還有一個特殊之處,冷了再熱透之后吃,消化速度一樣快甚至更快!一般的米飯面食之類,冷后再熱了吃,消化速度都要比剛煮出來的時候慢一些。粽子一般都是煮出來再賣的,回家還要加熱一次,趁熱吃照樣容易消化。
對于那些胃酸少消化能力差,傳統(tǒng)稱為“胃寒”的人來說,糯米是非常好的食品。如果因為貪吃螃蟹大蝦之類胃里發(fā)涼,趕緊吃一個熱粽子,或者喝碗熱糯米粥,馬上就會舒服不少。
大黃米營養(yǎng)價值高
對于消化差的人,粽子固然是個養(yǎng)生好食品,對于糖尿病患者就未必了。因為食后血糖上升太快,甚至比白糖還要快,糖尿病患者應當少吃精白糯米做的粽子,大黃米粽子也要限量。哪怕是不加大棗不加豆沙的粽子,也完全一樣。食物中有沒有糖并不是問題的關鍵,關鍵是餐后血糖上升有多快。
大黃米的營養(yǎng)價值要遠高于糯米。它的鐵含量是糯米的3倍,鎂含量是2.8倍,鉀含量是1.6倍,維生素B1含量是1.5倍,膳食纖維含量是5倍。其中還有胡蘿卜素和葉黃素這樣的抗氧化成分。所以,古人用它來做粽子,的確很明智。
吃粽子小貼士
◆粽子應趁熱吃,加了油脂、肉、蛋黃的粽子更不宜冷吃,對于消化能力差的人來說要尤其注意。
◆粽子屬于主食,三餐都可以吃,早餐甚至更合適。
◆素粽子的熱量沒有傳說中那么高,但畢竟屬于糧食,吃了粽子就要相應減少米飯、饅頭、面條等主食的量。
◆粽子不宜作為一餐當中的唯一食品,一定要配一些菜。因為消化快,血糖上升迅猛,下降也比較快。
◆熱糯米本身雖然好消化,但和油膩的配料混在一起,比如肥肉、蛋黃等,消化能力差的人可能會感覺不舒服,所以消化不良的人吃粽子宜選清爽的北方小棗粽子,不宜配太油膩的菜。
◆因體質(zhì)不同,胃酸過多的人吃甜粽子可能不舒服,有燒心感,吃咸味的肉粽略好一些。
◆買回去的粽子,加熱后食用,口味口感會更好,一時吃不完的可放在冰箱保鮮柜內(nèi)。
(責任編輯:秋彤)
2025-07-03
2025-07-03
2025-06-30
2025-06-28
2025-06-27
2025-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