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中醫(yī)藥報 時間:2013-02-18 13:32:15 熱度:994
□ 朱時祥 安徽省望江縣大北門中醫(yī)門診部
夏枯草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干燥果穗,因其夏季開始枯萎,故名“夏枯草”。本品主產(chǎn)于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等地,夏季果穗半枯時采摘,曬干。夏枯草性味苦、辛、寒,歸肝、膽經(jīng)。夏枯草作用比較廣泛,能清熱解毒,清肝明目。治療痰火郁結所致的結核,可與玄參、貝母、牡蠣等配伍;治療良性腫瘤,可與海藻、昆布等同用;治療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腫痛,可與野菊花、蒲公英等配伍;治療肝陽上亢引起的頭痛眩暈等癥,可與鉤藤、決明子等配伍?,F(xiàn)代醫(yī)學研究發(fā)現(xiàn)夏枯草煎劑有降壓作用,對肺結核、急性傳染性黃疸型肝炎均有效。因其取材方便,20多年來筆者在臨床上遇到細菌性痢疾患者時,常用一味夏枯草治療,獲得了良好的效果。
治法:取夏枯草100克,水浸10小時,文火煎2小時左右,所得藥液分4次飲服,此為1日量,連服5~7天。
(責任編輯:秋彤)
2025-07-03
2025-07-03
2025-06-30
2025-06-28
2025-06-27
2025-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