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生命時報 時間:2013-02-08 16:25:34 熱度:1000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第二臨床醫(yī)學院副教授 張樹劍
開欄的話
近年的中醫(yī)研究結果提示,中國人大約可分為九大體質(zhì),分別為陽虛體質(zhì)、陰虛體質(zhì)、氣虛體質(zhì)、痰濕體質(zhì)、濕熱體質(zhì)、血淤體質(zhì)、特稟體質(zhì)、氣郁體質(zhì)、平和體質(zhì)。此外,臨床上還有一種常見的體質(zhì)——血虛體質(zhì)。辨明自己的體質(zhì),有助于更好地養(yǎng)生。從本期起,我們就一一為大家介紹這十種體質(zhì)。
要了解病理體質(zh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健康人。健康人的體質(zhì)即“平和體質(zhì)”。其特點可以表述為:身材不胖不瘦,性情平和,身體無不適,社會關系良好,幸福指數(shù)較高。
首先,從形體上看,平和體質(zhì)的人體形勻稱、健美。男性像體操王子李寧當年的樣子,女性像跳水冠軍郭晶晶。光這一項,很多人就不達標。其次,看一般表現(xiàn)。面色、膚色潤澤,頭發(fā)稠密有光澤,目光有神,鼻色明潤,嗅覺靈敏,味覺正常,唇色紅潤,精力充沛,不易疲勞,耐受寒熱,睡眠安穩(wěn),胃口良好,大小便正常,舌色淡紅,苔薄白,脈和有神。也就是說,看上去精力充沛、有活力,身體各器官功能正常。從這條看,年輕的大學生差不多可以達標。但經(jīng)歷過工作壓力、家庭負累、各種應酬的上班族,合格的就很少了。
以上是平和體質(zhì)的生理標準。作為一個健康人,僅達到生理標準遠遠不夠,心理標準與社會標準更為重要。
心理標準:心理陽光,性情平和,與人為善,胸襟豁達,個性堅強。這是一個健康人所必須擁有的心態(tài)?!熬犹故幨?,小人長戚戚”,“不做虧心事,不怕‘病’敲門”。坦蕩的胸懷令人心情放松愉快,不會蠅營狗茍地計較,自然就睡得著,吃得香。很難想象一個天天心里算計事的人能有好的睡眠,長此以往,自然諸病叢生。
社會標準:擁有良好的社會關系,家庭幸福,同事關系和諧,有好朋友。社會關系好,朋友、家人、同事之間互相信任,對身體而言,是一種良性信號。中醫(yī)學說“氣行則血行,氣和則百病不生”,氣順、氣和的前提是幸福感強,社會認同感強。老年人更要注意,退休不是退養(yǎng),在休息的基礎上要參與社會活動,適當勞動,體現(xiàn)價值,人才有精氣神。
如果能達到以上的所有標準,恭喜你,健康人。當然,我們大部分人離健康都有差距,那就對照一下,看看哪不足,就向哪方面努力。生理標準達不到,可以求助于藥物;心理與社會標準合格,主要靠自己?!胺鹪陟`山莫浪求,靈山只在汝心頭”。所謂養(yǎng)生,其實很簡單,先成為一個快樂幸福的人?!?/span>
(責任編輯:秋彤)
2025-07-04
2025-07-03
2025-07-03
2025-06-30
2025-06-28
2025-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