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晚報 時間:2012-10-17 07:56:19 熱度:1475
毛克起
燕閑清賞
現(xiàn)在,不少人喜歡手里擺弄個小葫蘆,或是在家里放個文玩葫蘆賞心悅目。手捻葫蘆是手把件的一種,是養(yǎng)生的一個好工具,可以活動手指和手掌上的神經(jīng)、肌肉,起到按摩穴位、健身養(yǎng)生的功效。
葫蘆在中國古籍中最早稱瓠、匏和壺?!囤L(fēng)》云:“匏有苦葉,濟有涉深”;《衛(wèi)風(fēng)》云:“齒如瓠犀”;《幽風(fēng)》云:“七月食瓜,八月斷壺”;《小雅》云:“南有木,甘瓠累之”。到了唐朝,“葫蘆”這一名稱開始流行。宋代以后葫蘆品種繁衍,名稱也更多了。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里甚至出現(xiàn)了七種名稱:懸瓠、蒲盧、茶酒瓠、藥壺盧、約腹壺、長瓠、苦壺盧。葫蘆可為藥,味甘,性平滑無毒,其蔓、須、葉、花、子、殼均可入藥,可解毒,對各種瘺瘡尤為有效。蔓、須藥性與花相同,可治麻瘡。葫蘆瓤及子,味苦,性寒,有毒,可治牙病,牙齦或腫或露,牙齒松動。又可治面目、四肢腫,小便不通,鼻塞及一切癰疽惡瘡。尤以葫蘆殼的藥用價值最高,其味甘,性平,無毒,用于消熱解毒,潤肺利便。愈是陳年的葫蘆殼,療效愈高。鮮葫蘆含胡蘿卜素、維生素(B、C)、脂肪、蛋白質(zhì)。有止渴、解毒功效。治水腫、消臌脹。生食或煎湯飲,能清熱利尿、生津止渴。
眾說“葫蘆”
葫蘆有很多品種,陸佃《碑雅》認為:“長而唐上曰瓠,短頸大腹曰匏”、“似匏而圓曰壺”。他的意思是瓠、匏、壺是三種葫蘆的名稱,其區(qū)別主要表現(xiàn)在外形上。瓠即現(xiàn)在用來當(dāng)菜吃的瓠子,細而長;匏即農(nóng)家作水瓢用的瓢葫蘆;壺即扁圓葫蘆。但古人的分類并不統(tǒng)一,李時珍解釋匏、壺的含義正好與陸佃相反,即匏是扁圓葫蘆,壺才是瓢葫蘆。崔豹在《古今注》中則認為瓠、匏、壺盧、瓢等不是種與種的區(qū)別,而是種屬之別。他認為“瓠”是一切葫蘆的總稱,而匏、壺盧、瓢、懸瓠都是瓠,只是外形有差別罷了。就其質(zhì)來說,葫蘆有甘、苦之分,甘者曰“瓠”,又曰“甘瓠”;苦者曰“匏”,又曰“苦匏”。從《詩經(jīng)》有記載算來,中國栽培葫蘆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收藏家馬未都在他的《醉文明》中說:這種可以吃的葫蘆是瘦長形的,有點兒像粗一點兒的絲瓜,在古漢語中稱為“瓠(hù)”。北京有一種很有名的小吃叫“瓠溻子”,說的就是這種東西,是指用嫩葫蘆擦成絲,跟面和雞蛋裹在一起,然后攤成餅狀,小吃的名字就是這么來的。
北京“葫蘆?!?br />
牛成果是“老北京火繪葫蘆”第四代傳人,鑲黃旗滿族人。老牛家玩葫蘆往根上捯要從清同治1874年算起。牛國和隨京城文三在隆福寺設(shè)攤賣藝。身為鑲黃旗滿族人的牛國和生于承德的木蘭圍場,其火繪葫蘆的風(fēng)格和水平與當(dāng)時的火繪葫蘆名家白二、文三不相上下,以至于文三去世后很多玩葫蘆的藏家誤把牛氏火繪葫蘆當(dāng)成文三的東西收藏。舊時沒有電,火繪火繪即離不開火。那時候繪葫蘆要用自制的銅針,守著火盆,把火筆放在炭火中燒炙,根據(jù)圖案需要,拿捏溫度和火候。聰慧的牛國和琢磨出更便于掌控的無煙粗香,用一種香薰燒炙法,結(jié)合畫面的勾、皴、擦、染和墨分五色等中國畫技法,借鑒毛筆筆觸的中鋒、偏鋒、側(cè)鋒等表現(xiàn)形式,在葫蘆皮面上繪制圖畫,以人物、風(fēng)景、吉祥圖案、書法等為題材,藝術(shù)性、觀賞性、收藏性大增,當(dāng)時京城的不少高官、富賈紛至沓來?,F(xiàn)在北京故宮里還收藏有清代的火繪葫蘆,可見火繪葫蘆的收藏把玩有年頭了。作為順義區(qū)非遺項目傳承人的牛成果,當(dāng)過兵,賣過菜,干過不少種營生,但最終還是放不下自幼隨父學(xué)習(xí)的火繪葫蘆這門家傳手藝,回到老家龍灣屯鎮(zhèn)丁甲莊村,玩葫蘆玩出了個“北京吉祥八寶葫蘆手工藝品產(chǎn)銷專業(yè)合作社”和“葫蘆?!鄙虡?biāo),他的 “老北京火繪葫蘆”進了上海世博會和中華民族藝術(shù)珍品館“北京禮物旗艦店”,作品“老子出關(guān)”、“天行健”工筆獅圖獲得了“藝術(shù)珍品優(yōu)秀獎”和“產(chǎn)品創(chuàng)意金獎”,不少葫蘆漂洋過海賣到了韓國、日本、東南亞?,F(xiàn)在他想整出個 “北京葫蘆文化大觀園”,讓更多的北京人把玩他的葫蘆,爭取早日申報“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福祿葫蘆
古代夫妻結(jié)婚入洞房飲“合巹”酒,巹即葫蘆。鐵拐李、尹喜、安期生、費長房等仙道人物總是與葫蘆為伍。
范制葫蘆
又稱模子葫蘆、范匏,就是以范迫使葫蘆依照人的意愿生長成形。將幼小葫蘆納入刻有陰文的范模中,葫蘆長大范模的陰刻圖文便在葫蘆上顯示出來。夾范是用兩片木板將幼葫蘆夾起來,長成的葫蘆呈扁形;素范范模光素?zé)o紋,僅求葫蘆整體造型的變化;用花范范模可獲得人物、花卉、魚蟲、山水和文字及各種造型的器物,如碗、盆、筆筒、鼻煙壺、擺件及蓄蟲具。
勒扎葫蘆
又叫系繩葫蘆,是用繩子、電線等在葫蘆表面系出花紋。坐果15天左右開始勒扎,比成熟瓢的一半稍大時開始纏繞電線,將其纏成螺絲狀。這樣的葫蘆必須搭架子生長,在葫蘆底部用厚尼龍帶綁到桿上。將固定葫蘆的木桿接地端定期沿圓周方向移動一下位置。在葫蘆生長過程中持續(xù)彎轉(zhuǎn)它直到葫蘆變硬。
綰結(jié)葫蘆
綰結(jié)葫蘆乃系長柄懸瓠才可為之。宮廷收藏綰結(jié)葫蘆從乾隆皇帝始,雍正皇帝時被視為皇家貢品,嘉慶之后難覓其蹤,實因綰結(jié)技法之難。綰結(jié)要在葫蘆花落三天開始操作。綰結(jié)說白了就是“系扣”,十或有一成?,F(xiàn)有人試將十幾個葫蘆綰結(jié)在一起,百不得一,真可謂“難得葫蘆”。
手捻葫蘆
手捻葫蘆越小越好,8厘米以下稱為手捻葫蘆,一般手捻葫蘆高度在4至6厘米, 精品3至5厘米。玩手捻葫蘆的最高境界就是盤后使其變色至紫紅、棗紅色?,F(xiàn)在市面上的品種多為美國小葫蘆,結(jié)果性強,特別是小亞腰葫蘆,一株能結(jié)果幾十個甚至百余個,但形狀完美的可遇不可求。
(責(zé)任編輯:秋彤)
2025-07-04
2025-07-03
2025-07-03
2025-06-30
2025-06-28
2025-06-27
您是不是忘了說點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