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中醫(yī)藥報 時間:2012-10-12 11:13:45 熱度:1191
□ 冉鋒杰 重慶市種植研究所
馬兜鈴是馬兜鈴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實藥用,有降氣、清熱等功效。用于肺熱咳喘,痰中帶血,腸熱痔血,痔瘡腫痛等癥。馬兜鈴有種子、根莖兩種繁殖方法。下面介紹種子繁殖方法。
種子處理:將要播種的種子放到26℃溫水中浸24小時,撈出悶2~3小時,然后播種,能提高出苗率。
播種:播期為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分撒播與條播兩種。撒播不易管理,以條播為好,條播行距2寸。馬兜鈴種子很小,播后要淺復(fù)土,以3~4分為宜。復(fù)土后要進行輕輕的鎮(zhèn)壓,并加蓋草,防止水分蒸發(fā),有利種子發(fā)芽。播后經(jīng)10余天出苗,逐漸去凈蓋草,畝播種量3斤左右。
移栽:育苗后翌春谷雨前后進行移栽定植,多移栽在山林邊灌木林內(nèi),使其盤繞。按行株距1尺左右探穴,使根部舒展不彎曲,然后復(fù)土壓緊,并要進行澆水。
根莖繁殖方法用根莖栽種,當(dāng)年可挖根,同時也可結(jié)果。
栽種時間:在寒露—霜降或生長期。
選栽及處理:要選擇植株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作種栽。選好后將根全部
挖出,不要傷根,去掉地上莖葉,選筷子大小的根莖,除去大塊泥土,用刀切成1~2寸的小段,以待栽種。
栽種:按株行距各8寸開穴,穴深3~4寸,每穴放根莖3~4節(jié),然后施上淡糞水,每穴約1~2斤,再用一把干糞蓋上。切好的種栽最好當(dāng)天栽完,否則外表一干,不易發(fā)芽。如當(dāng)天栽種不完,可將剩余的種根,挖坑埋藏防止風(fēng)干,以待再栽。
(責(zé)任編輯:秋彤)
2025-06-14
2025-05-06
2025-04-22
2025-04-15
2025-04-04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