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網 時間:2024-03-20 21:09:06 熱度:973
央視網消息:3月20日是世界口腔健康日。在口腔健康中,牙齒的健康分量最重。牙齒最常見的有兩大疾病,一種是齲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蛀牙;還有一種是牙周疾病。我們先來看看齲病應該如何防治。
上海的張女士因為牙疼到醫(yī)院,被診斷為齲齒,牙齒出現黑洞。由于已經傷到神經,接下來需要做根管治療。
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yī)院口腔科主任醫(yī)師王少海表示,現在,齲病與腫瘤、心血管疾病已經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評為危害人體健康的三大疾病。齲病就是老百姓說的蛀牙,主要是由于吃進去的食物存留在牙齒上,引起了細菌的滋生,細菌就會產酸,這些酸性物質就會腐蝕牙齒,在牙釉質上面形成一個大洞。
糖是導致齲病的重要原因,均衡低糖飲食有助于維護口腔健康。專家提示,在吃完食物后,要及時清潔口腔和牙齒。專家告訴記者,門診經常遇到一些家長,對于兒童出現蛀牙的情況重視不夠,認為到了換牙期會長出新的牙齒,沒有及早進行診治。
專家表示,從幼兒口腔出現牙齒開始,就有齲病發(fā)生的可能,家長要及時給孩子做口腔護理,選購口味、成分與年齡相適應的兒童牙膏,幫助孩子養(yǎng)成正確的刷牙習慣。
牙周疾病發(fā)病率高 維護健康口腔環(huán)境從日常生活做起
牙周疾病會影響牙齒周圍的支持組織,有可能導致牙齒脫落。它還與心臟病、腦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其他健康問題相關,隨著年齡增長,發(fā)病率也不斷上升。那么,普通人怎么預防牙周疾病?生活中又有哪些容易忽視的傷牙行為呢?
上海的王女士平時喜歡吃甜食,每天也只刷一次牙。最近感覺吃東西時牙齒使不上力,于是來到醫(yī)院就診。
記者了解到,牙周疾病隨著年齡增長,發(fā)病率不斷上升。牙周炎會造成口腔異味、牙齒松動,也是引起牙齒脫落的主要原因之一。
口腔中存在的問題如牙結石、咬合創(chuàng)傷、食物嵌塞等會導致牙周組織的損傷,進而導致牙周病的發(fā)展。此外,長期不好的生活習慣,如經常吸煙喝酒、喝碳酸類的飲料或者是吃生冷辛辣的食物也會導致牙周部位受到一定的損害,增加牙周疾病的發(fā)病幾率。
專家介紹,預防牙周疾病可以從日常生活做起,養(yǎng)成飯后漱口的習慣,使用牙線及時清理牙縫,選擇軟毛的牙刷,刷牙時長控制在2到3分鐘,定期更換牙刷。此外,醫(yī)生建議每隔半年左右到正規(guī)的醫(yī)院做口腔檢查,可以及早發(fā)現牙周病變。
(責任編輯:秋彤)
2025-07-04
2025-07-03
2025-07-03
2025-06-30
2025-06-28
2025-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