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網 時間:2021-08-27 23:22:04 熱度:1011
央視網消息(記者 徐也晴 實習 馮元):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27日發(fā)布第4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計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秷蟾妗凤@示,截至2021年6月,我國網民規(guī)模超10億,其中,50歲及以上網民占比已接近三成。
一道擋在中老年人面前的“信息”之墻
根據CNNIC每年發(fā)布的《報告》,從2007年到2021年6月,國內網民中50歲及以上的網民群體所占比重呈增長趨勢,且近幾年的增長趨勢尤為明顯。
此外《報告》顯示,截至今年6月,全國網民日均上網時長超過3.84小時,但據研究機構同年6月調研,中老年群體中有51%的人日均上網時長超過4小時。中老年群體正逐漸成為網絡使用的另一大“主力軍”。
數字的增長側面反映了中老年群體確有主動觸網的需求和入網的意愿,但他們在觸網過程中仍面臨各種各樣的困難和障礙。對于中老年人來說,在讓人眼花繚亂 “應用商店”中挑選一款適合自己的、易操作的APP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2021年中老年群體觸網行為研究報告》顯示,許多中老年人因“不會使用”“不會安裝”等問題,被隔在互聯網“墻外”,而技術性難題也成為大齡網民的“特有焦慮”。
一座在建的跨越“數字鴻溝”之橋
今年2月至4月間,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兩次發(fā)布通知,明確開展適老化工作的總體要求和重點工作,并在服務原則、技術要求等方面對適老化應用的通用設計進行了具體規(guī)范。與此同時,老年健康服務也成為在線醫(yī)療領域切入的重點方向。
中老年人與互聯網之間的選擇是雙向的,而各平臺“適老化”改造更能讓老年人減少觸網恐懼。55歲的鐘阿姨告訴央視網記者,自從開啟了適老模式的大字版面后,她不需要再佩戴老花鏡查收消息了,“好用得很”。但調查發(fā)現,目前“適老化”仍在摸索中前行,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鐘阿姨也表示,網購平臺的操作邏輯有些“難適應”,對于“三個橫線代表菜單”之類的通識概念她也無法理解,只能每次讓兒子代為挑選商品后再分享鏈接。
《2021年中老年群體觸網行為研究報告》部分截圖
一張仍需仔細編織的“包容”之網
老年人入網觸網后,面對的問題則更為復雜,因“代際關系”而產生的“鴻溝”似乎并不是“適老化”改版就可以填補的。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彭蘭在此前發(fā)表的文章中表示,數字時代的年輕人與老年人雖然都說著漢語,卻用著完全不同的編碼和解碼系統。比如網絡用語、網絡表情等,不同年齡段的群體會對此有完全不同的理解。此外,彭蘭認為老年人的內容不等同于健康養(yǎng)生,“‘大媽的絲巾’‘大爺的單反’等老年人的新風潮說明,老年人同時也在追求更高品質的生活”。
近幾年,不少視頻平臺中逐漸出現中老年人的身影,他們逐漸從“用戶”成為“創(chuàng)作者”,正以一種更為年輕化的方式融入網絡。而在一些主打“二次元”的平臺晚會中,也逐漸融入中老年人能理解的元素,激發(fā)了年長者的共鳴。
也許,我們除了需要政策的督促、網絡平臺的執(zhí)行來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外,也需要代際間的相互理解包容,從而實現“代際和解”,真正實現數字化“反哺”,才能真正讓中老年人能入網、敢觸網。
(責任編輯:秋彤)
2025-07-04
2025-07-04
2025-07-04
2025-07-04
2025-07-03
2025-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