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yī)院鮑善芬研究員
隨著生活質量的不斷改善,人們對飲食與健康的關系越來越關注。但是就補鈣而言,我認為存在著一些誤區(qū)和誤導。
誤區(qū)1.“血鈣高就不缺鈣”
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正常情況下,人的血鈣水平維持在一個很窄的范圍內。人類作為高級生物,體內存在“內環(huán)境穩(wěn)定調節(jié)機制”:當膳食中鈣不足時,機體可以通過減少鈣在糞和尿中的排泄來增加鈣的吸收;而當鈣攝入過多時,又可以通過增加鈣在糞和尿中的排泄來減少鈣的吸收,從而維持血液中正常的鈣水平。如果膳食中長期缺鈣,即使增加吸收也不足以維持正常血鈣時,機體就會從骨骼中將鈣動員出來進入血液,這時候如果測定血鈣,可能比正常范圍還高。但是這并不能說明你不缺鈣,相反,說明你可能嚴重缺鈣。這種情況如果繼續(xù)下去,就會導致骨骼中的鈣大量丟失,甚至患骨質疏松癥。
誤區(qū)2 .“骨頭湯可以補鈣”
這種說法是不科學的。骨頭中的確含有大量的鈣,但是用水煮熬湯的辦法是不可能將其中的鈣溶解出來的。骨頭湯中的鈣含量很低的,絕大部分的鈣是存在于我們吃不動的骨頭里。許多人喜歡喝骨頭湯,特別是一些骨折患者,認為喝骨頭湯有促進骨骼生長、加快愈合的作用。這是因為骨骼中含有比較多的骨膠原蛋白,在熬骨頭湯時,膠原蛋白溶出并分解成氨基酸,使得骨頭湯非常鮮美而且富有營養(yǎng)。所以骨折患者在喝骨頭湯補充蛋白的同時,還要補充含鈣豐富的食物或鈣制劑,以促進骨骼愈合。需要指出的是,由于骨頭湯中含脂肪比較多,血脂高的人可以把油撇掉些再喝。
誤區(qū)3. 不同鈣制劑的吸收問題
鈣的吸收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科學問題,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從文獻報道可以看到,由于實驗設計不同,方法不同,結果也會不同。十年前,我們與德國科學家合作,在國際上,首次采用同位素稀釋技術,用實驗動物大鼠進行研究,比較了6種不同的有機鈣和無機鈣(檸檬酸鈣,乳酸鈣,醋酸鈣,牡蠣殼,雞蛋殼以及磷酸鈣)的真正吸收率和生物利用度。實驗證明,無論是有機鈣還是無機鈣,它們的真正吸收率都高達95~98%之間。因而得出如下結論:鈣的化學形式并不是影響鈣吸收的主要因素。那么對人而言又如何呢?根據文獻報道,同一種鈣,對不同年齡的人群吸收是不同的??焖偕L期的兒童、青少年對鈣的吸收率大大高于老年人, 就碳酸鈣而言,兒童的吸收可能達到50-70%,而老年人可能只有20-30%;同時我們人類的食物是多樣的,膳食中的許多成分對鈣的吸收影響也很大,比如,菠菜中的草酸,柿子,茶葉中的鞣酸以及谷類中的植酸均會抑制鈣在體內的吸收。因此,籠統(tǒng)地講某種鈣的吸收率是多少是沒有意義的;在不嚴格的實驗條件下,去比較不同鈣的吸收,結果也是不可信的。
誤區(qū)4. “牛奶當水喝就不會缺鈣”
曾經報道有位專家說“把牛奶當水喝就不會缺鈣”。我認為這種說法是不負責任的。且不說我國的國情不可能作到,即使可以達到,也是不能提倡的。牛奶中固然含有較多的鈣,而且易于吸收。但是牛奶中還含有很多脂肪和蛋白質,這些雖然是人體必須的營養(yǎng)素,但是如果將牛奶當水喝,就會造成這些營養(yǎng)素的過量攝入?!拔餆o美惡,過則為災”。我們提倡的是食物來源多樣化——“雜食者,美食也;廣食者,營養(yǎng)也!”西方人鈣的主要來源是乳制品,牛奶等,而我們中國人除了適量喝牛奶,酸奶外,還可以通過吃豆腐等豆制品,適量吃各種堅果類食物如芝麻,花生,瓜子,榛子以及綠色蔬菜等含鈣較多的食物來補鈣。
誤區(qū)5. “西方人吃那么多牛奶和乳制品,骨質疏松的發(fā)病率比我們還高,所以吃牛奶對防治骨質疏松沒有作用。”
這種說法也是片面的。研究證明,骨質疏松與遺傳(年齡、性別、種族),激素調控,營養(yǎng)狀況(鈣磷等,蛋白質,維生素D等),各種物理因素(戶外陽光下活動的多少,鍛煉)以及機體的免疫等眾多因素有關。相對于黑人和黃種人而言,白種人骨質疏松的發(fā)病率比較高,這與他們的遺傳因素有關;此外,居住在北歐如芬蘭、挪威、瑞典等國的居民,由于所處緯度較高,特別是在漫長的冬天,白天短,日照時間少,也是造成骨質疏松高發(fā)的原因之一。因為在陽光下,人體可以合成促進鈣吸收的活性維生素D??傊诠琴|疏松的防治中,我們特別強調骨質疏松的預防要從青少年作起,在快速生長發(fā)育時期就要注意保證充足的鈣和蛋白質等營養(yǎng),以達到最佳骨峰值;同時還要注意適當的鍛煉,適量的陽光,科學合理的平衡膳食以及良好的生活方式(不抽煙,不酗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