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中醫(yī)藥報 時間:2012-07-20 11:16:46 熱度:1177
在中國,眼保健操最初是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的,北京市是全國第一個推行眼保健操的城市,它的誕生緣于一次健康普查。
1961年,北京市教育局在全市范圍的中小學生中做了一次視力普查,結果顯示,中小學生的近視率隨著年齡增長明顯增高,小學生的近視率為10%,初中生為20%,高中生為30%。這一組調(diào)查數(shù)字,使當時許多人意識到,保護中小學生視力勢在必行,于是便開始力求尋找一個能讓學生保護視力的良策。
北京市教育局的嚴亦柔與市防疫站(現(xiàn)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于鳳翥和陳永馥設想在中小學推廣一種能保健眼睛的按摩操。經(jīng)多方查詢,打聽到北京醫(yī)學院(現(xiàn)名北京大學醫(yī)學部)體育教研組劉世銘主任自創(chuàng)一套眼保健操,于是登門拜訪。
劉世銘對中醫(yī)按摩有很深造詣,他自身有眼疾,在平時的摸索中,創(chuàng)建了一套眼保健操治療自己的眼疾,取得了一定療效。這套眼保健操共8節(jié),不但有文字說明,還配有穴位圖。在劉世銘的指導下,她們3人很快便熟練掌握了穴位和手法。
為了驗證其可行性,1963年,她們決定首先在北京第28中學試點。同年,北京市景山學校、北門倉小學等學校開始試做這套眼保健操。于是,第一套8節(jié)的眼睛保健操在北京市部分中小學中逐漸擴大試點。北京市委宣傳部部長章文松專門在《北京日報》頭版頭條發(fā)表了半版社論,題為《愛護眼睛》,市委書記鄧拓還為此專門在市委召開會議,要求做好中小學生的近視眼預防工作,同時要求,在市、區(qū)教育局分別成立“保護視力辦公室”?!侗本┤請蟆愤€專門組織各方面人士,針對眼保健操的普及推廣工作召開座談會,整個北京市便真正開始全面推廣中小學生眼保健操了。
文革后,陳永馥、于鳳翥、嚴亦柔3人決定去尋找理論的支持。請來了當時在京城最負盛名的兩位中醫(yī)按摩專家——北京中醫(yī)醫(yī)院骨按科的李玉田主任和中國中醫(yī)研究院廣安門醫(yī)院按摩科的盧英華主任。兩位專家肯定了這套眼保健操的保健作用,并對按摩手法做了一些糾正和強調(diào)。
為了更便于學習和推廣,在兩位專家的指點下,她們將原先的8節(jié)眼保健操簡化為5節(jié),并做了部分改動。于是,第二套眼保健操就這樣誕生了,這5節(jié)操從1972年起推行,后又改為4節(jié)。2008年新版眼保健操推出。2008年5月至7月,北京市疾控中心對300名中小學生進行了新版眼保健操的試用追蹤和效果評估。通過新、老眼保健操操作前后,學生的視力、腦力工作能力指數(shù)、眼血流速度等指標變化的比較,評估認為新版眼保健操對改善學生視力、緩解眼部疲勞效果明顯,各項指標優(yōu)于老版的眼保健操。
(責任編輯:秋彤)
2025-07-03
2025-07-03
2025-07-03
2025-07-03
2025-07-03
2025-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