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時間:2017-09-23 07:57:31 熱度:1675
王紅蕊
大椎穴,別名百勞、上杼,屬督脈。三陽經(jīng)及督脈之會。出自《素問·氣腹論》,屬督脈穴。主治發(fā)熱,瘧疾,中暑,感冒,癲狂,癲癇,骨蒸潮熱,盜汗,咳喘,脊背強急。本穴在第七頸椎棘突起最高最處,兩肩峰連線的中點。為人體陽經(jīng)之交匯的一大要穴。大椎,大,多也。椎,錘擊之器也。此指穴內(nèi)的氣血物質(zhì)為實而非虛。大椎名意指手足三陽的陽熱之氣由此匯入本穴并與督脈的陽氣上行頭頸。穴內(nèi)的陽氣充足滿盛如椎般堅實,故名大椎。
大椎穴多用于感冒的預防保健。感冒是一種常見病,多發(fā)病。無論春天還是秋天,無論男人還是女人都容易感染。特別是老人和小孩,免疫力差,抵抗力弱,一遇風寒侵襲,就感冒了。感冒是百病之源。感冒雖不是什么大病,但是反復感冒,特別是老人,就會加重原有的疾病,如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胃病、肺氣腫、肺心病,引發(fā)腦膜炎、心肌炎、風濕病及腎炎等。得了感冒,固然要醫(yī)治。沒得感冒呢?我們則應當預防。而且,要把預防放在首位。在養(yǎng)生的過程中,常以擦摩大椎穴來預防感冒。因為大椎穴的位置在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是頸椎和胸椎交界,此處空隙較大最易受風寒侵襲,因此大椎受寒,人容易感冒。為了溫暖大椎,通陽散寒,容易感冒的人可以在每天早晨7時左右,晚上10時左右,擦摩大椎穴一次。其操作方法分兩步:其一,用右手掌心擦摩大椎穴200下以擦摩發(fā)熱為止,同時用左手掌心擦摩風池穴200下,此穴位于頭額后面大筋的兩旁與耳垂平行處。其二,同時雙手掌心擦摩雙側(cè)太陽穴各200下,此穴在眉梢與外眼角連線中點向后1寸凹陷處。如此可以預防感冒。
大椎穴、風池穴、太陽穴既可以隨時隨地擦摩,也可以拆散一個一個地擦摩。如太陽穴感覺寒冷,就可以擦摩太陽穴。溫暖了太陽穴,就可以祛風止頭痛。再如風池穴感覺寒冷、鼻子塞,就可以擦摩風池穴。溫暖了風池穴,就可以止頭痛,通鼻塞。也可以在風池穴下枕一個暖水袋,這種方法通鼻塞,勝過藥物療效。感冒發(fā)熱,大椎穴在退熱效應上有其獨特的優(yōu)勢?!队颀埜琛份d:“滿身發(fā)熱痛為虛,盜汗淋林漸損軀,須得百勞椎骨穴,金針一刺疾俱除”。
天氣漸涼,感冒易發(fā),做好預防工作才可以讓其不影響我們的日常工作與學習。
(作者為北京朝陽區(qū)中醫(yī)醫(yī)院醫(yī)師)
(責任編輯:秋彤)
2025-07-04
2025-07-03
2025-07-03
2025-06-30
2025-06-28
2025-06-27
您是不是忘了說點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