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2016-04-30 17:31:11 熱度:830
氣管軟化性狹窄長達6厘米,超過了氣管切除的極限長度,而最窄處僅有3毫米,導致患者重度呼吸困難,危及生命……近日,第四軍醫(yī)大學唐都醫(yī)院胸腔外科利用國際最新4D打印新技術,為這樣一例因支氣管內膜結核導致的氣管軟化性狹窄患者解除了病痛。
醫(yī)用4D打印是一個新概念,比3D打印多了一個時間維度,是指在3D打印的基礎上,制作一種可吸收支架,通過調控生物材料的種類和分子量,調控支架的降解周期,使該支架在未來兩三年內逐漸降解被人體吸收,免除患者二次手術取支架的痛苦。第四軍醫(yī)大學唐都醫(yī)院胸腔外科主任李小飛和副主任黃立軍共同為患者實施了手術,他們用4D打印的氣管外支架包裹住軟化的氣管,然后將氣管和支架縫合固定,從而使塌陷的氣管被外支架吊起,狹窄的氣道被疏通,手術成功,患者目前恢復良好。李小飛介紹說,4D打印氣管外支架使用的是可吸收生物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兼容性,這樣既能有效解決氣管狹窄的難題,又能避免內支架植入后的不良反應,最大限度減少了患者痛苦,是氣管軟化癥治療的未來方向。(王睿、劉婷婷)
(責任編輯:秋彤)
2025-07-04
2025-07-01
2025-06-30
2025-06-20
2025-06-20
2025-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