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技日報 時間:2015-11-27 07:27:51 熱度:887
科技日報訊 (記者羅朝淑)11月21日晚,由甘肅通渭原創(chuàng)的中醫(yī)藥文化皮影戲《藥王孫思邈》在北京中國中醫(yī)科學院上演。該戲以甘肅民間原生態(tài)的皮影戲形式,演繹了我國唐代著名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孫思邈棄仕從醫(yī),成為一名“蒼生大醫(yī)”的故事。
孫思邈是唐代著名道士,醫(yī)藥學家,被人尊稱為“藥王”。少時因病學醫(yī),后終成一代大師,其博渉經(jīng)史百家,兼通佛典。皮影戲《藥王孫思邈》由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常河鎮(zhèn)楊永忠皮影班社創(chuàng)作演出,主要反映了唐太宗年間,正宮娘娘身染疾病,臥床不起,太宗傷感欲絕,大臣徐茂公上奏唐太宗并去邀請孫思邈為正宮娘娘治療疾病,孫思邈用催龍金針(針灸療法)等方法治好了正宮娘娘的疾病后,拒絕太宗的賞賜,繼而懸壺濟世,到古平襄縣(現(xiàn)通渭縣)為普通群眾驅(qū)疫療疾,終于功德圓滿,正道成仙,成為民間流傳至圣至尊的藥王的故事。
皮影戲是甘肅古老的地方綜合表演戲種,與木偶戲同為姊妹藝術(shù),有同工異曲之妙,是一種“借燈顯影,配聲以演故事”的戲劇形式。甘肅的皮影戲是國內(nèi)較早成型的皮影戲之一,又稱“影子戲”,主要流行在甘肅隴東、隴中、隴南一帶。通渭皮影戲是隴中皮影戲的典型代表,有著悠久的歷史,2014年12月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名錄。
(責任編輯:秋彤)
2025-07-04
2025-07-04
2025-07-04
2025-07-04
2025-07-03
2025-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