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醫(yī)藥報 時間:2015-07-01 11:53:34 熱度:1019
□ 楊 帆
春去夏來,2015年姜黃的產新和下種都已經結束了。姜黃也曾是眾多商家關注追捧的對象、廣大種植戶經營商眼中的香餑餑,而今年該品在產新后卻到了近乎無人問津的地步。業(yè)界普遍關注,產新過后,姜黃行情能否走出低谷,亦或是如明日黃花一般漸漸枯萎。
姜黃是姜科植物姜黃的根莖,屬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栽培或野生于平原、山間草地或灌木叢中。該品呈不規(guī)則卵圓形、圓柱形或紡錘形,表面粗糙呈深黃色,斷面角質有蠟質光澤,呈棕黃色至金黃色,氣味特異,味苦、辛。
姜黃能行氣破瘀、通經止痛,主治胸腹脹痛、肩臂痹痛、心痛難忍、產后血痛、瘡癬初發(fā)、月經不調、閉經、跌打損傷;又可提取黃色食用染料,所含姜黃素可作分析化學試劑;還可以作為香料使用??梢哉f,該品用途廣泛,需求量也比較大。
2010年以前,市場上姜黃價格一直在10元以下低位徘徊。進入2010年,國產姜黃主產區(qū)云南、四川等地遭受嚴重干旱,姜黃長勢受到一定影響,單產有所下降。同時,緬甸、印度等進口姜黃的主要出產國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干旱災害,加之緬甸國內局勢變化,進口姜黃來貨量銳減。在種種因素影響下,2010年3月姜黃價格出現(xiàn)短時間內爆發(fā)式的上漲,其漲勢一直持續(xù)到當年年末。2010年12月前后姜黃(川統(tǒng))行情創(chuàng)下33元左右的歷史高位。
不久后,受到產新的影響,姜黃價格出現(xiàn)短期回調。產新結束后,國內的姜黃達到貨源略偏緊、供求基本平衡的狀態(tài),行情也小幅回升。之后,姜黃進入持續(xù)一年多的高價位震蕩期。2012年產新后,由于2011年高價刺激農戶大規(guī)模擴種,國內姜黃產量大幅增加,姜黃行情隨之一路下行,到今年產新期間,已經基本觸底。
我國姜黃來源主要有三,一是四川產區(qū)犍為、沐川、宜賓、屏山、雙流(現(xiàn)產量已經很少)等縣所產出的家種姜黃;二是云南等地產區(qū)產出的野生姜黃;三是產于印度、緬甸等國的進口姜黃。家種姜黃一般在每年3、4月下種,次年春節(jié)前后采挖,種植周期相對較短,單產也比較高,正常年份鮮姜黃畝產量高達2噸~3噸。
去年四川犍為、沐川家種姜黃主產地受生長期雨水過多及病害影響,姜黃長勢不如往年,根莖個頭明顯偏小,且含水量較往年高,單產下降,畝產鮮姜黃僅1噸~2噸,加上產新時產地鮮姜收購價低于雇人采挖的成本,部分農戶因此放棄采挖,家種姜黃產量下降明顯。有產地常年經營姜黃的商家估計,減產幅度在1/3以上。
進口貨則受緬甸國內局勢影響,來貨量有所減少。但由于前幾年高價期家種發(fā)展較快,產地市場都累積了大量陳貨庫存。據(jù)犍為產地常年加工姜黃的大戶估計,今年產新前,僅在家種姜黃的主產區(qū),庫存估計至少達1000噸。產新后,姜黃干貨走動不快,產地庫存雖然不如去年同期,但存量仍然偏高。
今年產新時,產地和市場的姜黃走勢一直顯疲,價格持續(xù)在低位徘徊,加工戶的鮮姜收購價較低,多為1元(千克價,下同)左右。與此同時,產地雇人采挖洗凈姜黃的人工費也在1元/千克上下。而姜黃的采挖又比較費工費時,一般一個人一天只能采挖50千克鮮姜黃,部分種植戶因此放棄采挖。今年的姜黃下種已經結束,下種期間,種姜黃價格走勢明顯不如往年,一般價格為1.2元~1.3元,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目前來看,今年農戶種植姜黃的積極性不高,種植面積較前幾年明顯減少,部分產地種植面積減少達一半以上,預期明年產量將在今年的基礎上繼續(xù)縮減,有部分商家因這一利好因素,看好其后市,開始收貨。目前產地和市場上的姜黃價格均較產新期間有所回升,產地有比較激進的持貨商半成品統(tǒng)貨要價已達到12.5元。
目前來看,今年的姜黃行情已經基本觸底,此價格已經對種植戶造成比較明顯的影響。因此,只要印度、緬甸等進口姜黃主要來源國來貨量沒有大增,隨著國產貨的消化,姜黃行情逐漸回暖、緩慢攀升已成必然。至于行情何時能一飛沖天,則要看今年后期其庫存的實際消化情況,以及明年姜黃的實際產量了。
(責任編輯:秋彤)
2025-06-14
2025-05-06
2025-04-22
2025-04-15
2025-04-04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