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健康之窗 時間:2015-04-13 08:30:40 熱度:1270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蘇軾詩中的蔞蒿也叫蘆蒿,當(dāng)下正是吃蘆蒿的好時候。蘆蒿有白、青、紅三種,我們常吃的是青蘆蒿。一根根蘆蒿就像柔韌的柳枝,細細長長的桿上有一節(jié)一節(jié)的小突起。
蘆蒿為菊科蒿屬植物。嫩莖葉、根狀莖,又名蔞蒿、水艾、水蒿等,多年生草本植物。嫩莖葉可涼拌、炒食。根狀莖可腌漬。生長于海拔800米至3000米的地區(qū),常生于濕潤的疏林中、山坡、路旁以及荒地等。分布于蒙古、朝鮮、俄羅斯以及中國大陸的湖南、河南、黑龍江、江西、河北、陜西、山東、廣東、山西、湖北、云南、江蘇、內(nèi)蒙古、甘肅、四川、遼寧、安徽、貴州、吉林等地。
蘆蒿以鮮嫩莖桿供食 用,清香、鮮美,脆嫩爽口,營養(yǎng)豐富。每百克嫩莖含有蛋白質(zhì)3.6克、灰分1.5克、鈣730毫克、10.2毫克、鐵2.9毫克、胡蘿卜素1.4毫克、維生素C49毫克、天門冬氨酸20.4毫克、谷氨酸34.3毫克、賴氨酸0.97毫克。并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和酸性洗滌纖維等。蘆蒿可涼拌或炒食。嫩莖及葉作菜蔬或腌制醬菜。蘆蒿抗逆性強,很少發(fā)生病蟲害,是一種無污染的綠色食品,是冬春中國江南一些市場供應(yīng)的主要野菜品種之一。
中醫(yī)認為,蘆蒿具有清涼、平抑肝火、預(yù)防牙病、喉痛和便秘等功效?!渡褶r(nóng)本草經(jīng)》及《本草綱目》中稱“白蒿”,其中水生者可能就是本種。 全草入藥,有止血、消炎、鎮(zhèn)咳、化痰之效。
蘆蒿因含有側(cè)柏蓮?fù)枷阌?C10H10O)而具有獨特風(fēng)味,能起到健脾胃、化痰熱、助消化的功效。水生的蘆蒿性涼,味甘,可以平抑肝火,最適宜春天養(yǎng)肝護肝。清爽的口感還可以預(yù)防咽喉疼痛并緩解燥火導(dǎo)致的便秘。另外,蘆蒿中總黃酮含量比較高,對降血壓、降血脂以及對預(yù)防心血管疾病均具有一定的食療作用,是一種很好的保健蔬菜。蘆蒿有利膈、開胃、行水、解毒等功效;可治胃氣虛弱、納呆、浮腫等病癥;民間用于治療急性傳染性肝炎。
吃蘆蒿要吃桿不吃葉,擇菜時保留上半部的嫩桿,與香干炒在一起,只用一點油、一點鹽,將兩者的自然清香混在一起,這就是著名香干炒蘆蒿。也可以和臘肉一起炒,再加些韭菜,更能突出蘆蒿的清香。
購買蘆蒿是要挑選嫩莖鮮綠的,炒之前,最好先在清水中浸泡一會兒,這樣可以增加它的鮮嫩感。烹飪時要急火快炒,出鍋之后嫩桿鮮綠挺拔,還帶著一股春天清新的氣息。
蘆蒿一般人群皆可食用,不過,蘆蒿質(zhì)地硬,脾胃不好者少吃。還有蘆蒿香干鈉的含量較高,糖尿病、肥胖或其他慢性病如腎臟病、高血脂患者慎食;老人、缺鐵性貧血患者尤其要少食。
(責(zé)任編輯:秋彤)
2025-06-30
2025-06-28
2025-06-27
2025-06-27
2025-06-26
2025-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