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時間:2015-01-16 09:33:04 熱度:806
上海型男捐獻造血干細胞,救助英國男孩
本報記者 胡雅婷
1月14日,蔣永峰在妻子曹燕華的陪伴下進行造血干細胞采集。本報記者 胡雅婷攝
人物小傳
蔣永峰,上海金山人,三十有六,人稱大蔣。
俠肝義膽,緣分使然,其造血干細胞與英國一患病男孩配對成功。大蔣不辭辛苦,自滬至京,捐髓施救。
血,生命之源,體外循環(huán)3周,歷時近4小時,析出干細胞,橫跨兩大洲,送抵萬里外。
大蔣雖不善言辭,但心如明鏡,反復念及:能以一己之力救人一命,為之!
1月14日,北京迎來初雪。蔣永峰沒有吃炸雞、喝啤酒,而是捐了骨髓,為一個英國男孩。
空軍總醫(yī)院住院部15層,出電梯往左拐兩個彎,是造血干細胞采集室。
蔣永峰脫去羽絨服,里面只穿了一件緊身T恤。在躺椅和床之間,他選擇了躺在床上,“肯定是床上躺著舒服啦”。這個36歲的上海男子,是中華骨髓庫第184例向境外捐獻造血干細胞的志愿者,今年的首例。
采集室的墻上,掛著很多千紙鶴,還有兩幅十字繡,桌上放著四五盆綠植。
8時30分,采集正式開始。蔣永峰精壯的胳膊上,左右各扎一針。血細胞分離機精密地分離出救命的干細胞,其他的血液繼續(xù)回流到體內。采集過程要持續(xù)3到4個小時。
“沒想到這么快配對成功,很興奮”
知道自己的造血干細胞和患者配對成功,還是一名英國小男孩,蔣永峰很興奮。
“那是去年11月中旬,具體哪天不記得了?!痹诮鹕絽^(qū)財政局上班的蔣永峰接到了上海市紅十字會的電話,“電話里說我的干細胞和一位患者初步配成功,問我愿不愿意繼續(xù)做更加詳細的配對檢測,然后再捐獻?!?br />
這個消息讓蔣永峰有點發(fā)蒙,自己是2013年通過志愿活動在骨髓庫留樣,“沒想到這么快配對成功,很多人十幾年也沒有配成功,很興奮?!?br />
電話里蔣永峰沒有馬上回答,紅十字會給了他3天時間考慮,“這種事情必須要跟家里人說,家人支持事情才能做得更好?!笔Y永峰第一時間把消息告訴了妻子曹燕華,“我老婆聽到這個消息很興奮,她也覺得這么多人里面我能配對成功很不容易,支持我捐?!?br />
捐獻過程中,曹燕華一直坐在病床邊,有時點開手機,向丈夫展示朋友圈里大家的問候和鼓勵,有時拉拉被子,問問要不要喝水。
“兒子才12歲,他不懂什么是造血干細胞,但聽說爸爸要去救人,很贊同。家中的老人起初有些顧慮,但我們和他們解釋不會對身體有傷害,也同意了。”采集的過程中蔣永峰一直強調沒什么感覺,交談也挺興奮。
得到家人支持后,蔣永峰給了紅十字會肯定的答復。經過更加詳細的配型檢測后發(fā)現(xiàn),他的干細胞與患者高度吻合。由于是涉外捐獻,需要去定點的空軍總醫(yī)院采集。于是,1月9日,蔣永峰夫婦坐著高鐵來到北京。
“見義勇為救死扶傷的感覺,很不錯”
“捐干細胞我不怕,就怕采訪看鏡頭。”蔣永峰話不多,兩天的采訪中,這個怕鏡頭的男人提及最多的詞就是“緣分”。“我覺得這件事真的是緣分在牽線?!彼f,“我知道他是2007年生的小孩,讓我來做采集的決心更大了?!痹谒壑?,如此年輕的生命,更應該去呵護、去延續(xù)。
蔣永峰140多斤,全身血液有4000到5000毫升。捐獻過程中,外周血從右手的無菌管里流出,在體外循環(huán)兩到三周,分離出干細胞,再從左手的無菌管流回體內。他不時把頭歪向儀器,“很神奇,就像武俠小說里的‘吸星大法’,把我的干細胞吸出來,輸給另一個人?!?br />
躺在床上沒什么事,也睡不著,蔣永峰和妻子給家里打了個電話,簡單說了幾句,報了一下平安。
當問到兒子這幾天有沒有和自己說什么時,蔣永峰瞪了瞪眼睛說:“沒有。這個渾小子,也不想我,電話也不知道打一個。”
今年上六年級的兒子喜歡看玄幻小說,蔣永峰差不多,愛看武俠小說,金庸、古龍、溫瑞安都喜歡。這次捐獻讓他覺得自己在行俠仗義?!跋M∨笥涯鼙M快手術,要勇敢,能夠健康生活?!笔Y永峰說,“這種見義勇為、救死扶傷的感覺,很不錯的?!?br />
采集完成后,拔下針管就下床,不用扶
蔣永峰是個陽光的上海型男,喜歡開剛硬的“猛車”,還買了一輛近3000塊的山地車,每天騎車去上班。這些特質在他的外貌上也能體現(xiàn):頭發(fā)根根利落地立著,眉眼間線條分明。
“我喜歡運動,比如打羽毛球?!笔Y永峰經常在朋友圈曬自己運動時的照片,還有泳裝照,“現(xiàn)在身材不行啦,都有肚子了。”
來北京后,聽說醫(yī)院離五棵松體育館不遠,1月12日下午,蔣永峰專程和妻子去轉了轉?!拔覀內セ嘶?,挺好玩的,不過放不開?!辈苎嗳A說,“他怕摔著、磕著影響捐獻?!?br />
除了去吃一頓全聚德,一鍋羊蝎子,在北京的這幾天,蔣永峰和妻子沒怎么往外跑?!芭驴諝獠缓?,也怕感冒,畢竟捐獻是正事?!?br />
類似考慮還有很多,“他怕坐飛機耳鳴影響捐獻,所以就坐高鐵過來的?!鄙虾J屑t十字會志愿服務部工作人員張懿說。
1月13日一早,蔣永峰去正式捐獻的采集室看了看。有志愿者和他聊了聊采集的事項,他歪著頭,聽得挺仔細?!安杉膫€小時,到時候你可以聊天、玩手機、睡覺,都行的。”張懿說。
“睡覺不行吧,萬一睡著了,手一松,針頭掉下來就不好了?!笔Y永峰想得挺多。
從10日開始,蔣永峰每天早上都要打一針動員劑,將造血干細胞動員到外周血,方便采集?!皠訂T劑沒有副作用,但有些人會有反應,會肌肉酸痛?!笨哲娍傖t(yī)院血液科副主任技師朱培瑜說。
13日傍晚,為了第二天的采集效果,蔣永峰又補了一針動員劑,這次他的腰有些酸痛。當天傍晚,他在朋友圈發(fā)了一條狀態(tài):晚上又挨了一針,并配了一個哭臉。
14日,時針指向中午12時整,采集過程終于完成。蔣永峰拔下針管,腿一蹬下了床,不用攙扶,利索地穿好鞋,沖進洗手間。出來后,他舒了口氣說:“終于敢喝水了,憋死我了?!?br />
219毫升造血干細胞,下午4時交到英方工作人員手中。午夜,這袋生命的種子乘坐TK21次航班,飛向萬里之遙的倫敦,再經由火車到達英國西部的一個城市。
那里,有一個小男孩在等著。
(責任編輯:秋彤)
2025-07-03
2025-07-03
2025-07-03
2025-07-02
2025-07-02
2025-07-01
您是不是忘了說點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