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揚子晚報 時間:2014-09-15 22:58:14 熱度:842
醫(yī)學界歷來有“用藥如用兵”的說法,用藥的種類和時間選擇有所講究。有時讓一些藥“急上陣”,反而可能影響治療,尤其是以下幾種藥。
退燒藥。發(fā)熱是身體的保護反應,有利于殲滅入侵的病原體。體溫不超過38.5℃時,一般建議多飲水、敷冰貼、給予溫水或酒精擦浴等物理措施降溫。超過38.5℃時應遵醫(yī)囑針對病因治療,合理選用退燒藥。過早用退燒藥,不僅可能影響體溫變化,掩蓋熱型、影響診斷,還可能因體溫驟降、短時間出汗較多,機體不能適應反而造成虛脫。此外,一旦家長為了及時退熱,讓兒童服成人退熱藥,可能損傷其神經系統、消化系統、血液系統。
止瀉藥。受涼、飲食不凈等原因都可能引起腹瀉,由于起病較急,很多人連忙到小藥箱里“調兵遣將”,服用藥物,反而可能引發(fā)危險。其實發(fā)病初期,腹瀉的排泄物能將體內的致病菌與細菌產生的毒素排出體外,減少對人體的傷害,是一種保護性反應,不應急著用藥。臨床上曾經發(fā)生過腸炎患者自服止瀉劑后,腸道內毒素播散、病情加劇,引發(fā)休克的案例。如果腸炎患者同時服用抗生素和腸道微生態(tài)制劑,兩者會相互削弱彼此藥效。過量服腸道微生態(tài)制劑還可能引起便秘。當然,如果細菌性腹瀉次數頻繁、持續(xù)時間過長,出現了脫水,就應遵醫(yī)囑服抗生素和糾正脫水后,酌情用止瀉藥。
止痛藥。生活中發(fā)生已明確診斷的頭痛、牙痛、肌肉軟組織關節(jié)痛、女性痛經,可酌情用布洛芬、撲熱息痛等緩解癥狀,但這只能治標。不推薦一痛就吃藥,更不主張反復吃。如果身體出現了器質性病變,如膽囊炎、胃潰瘍、闌尾炎等,也可能出現急性腹痛,急著用藥可能掩蓋癥狀,影響醫(yī)生判斷。(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y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yī)師 吳莘)
(責任編輯:秋彤)
2025-07-04
2025-07-03
2025-07-03
2025-06-30
2025-06-28
2025-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