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2014-08-31 15:06:51 熱度:947
霍勇 王擁軍 紀立農(nóng)
當前,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被稱為發(fā)達國家的“頭號殺手”,在發(fā)展中國家的發(fā)病率也越來越高。在我國,該病已成為死亡率最高的疾病,給社會造成極大負擔。
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簡稱“動粥性疾病”,是目前人類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冠心病、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都屬于“動粥性疾病”的范疇,糖尿病、高血壓等也是其高危因素。與此同時,“動粥性疾病”的疾病人群,也正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甚至極高危人群。目前,我國心血管疾病的高發(fā)病率和高死亡率,最主要的病因就是動脈粥樣硬化,可見防治形勢非常嚴峻。
雖然近10年來,我國膽固醇控制的整體達標率有所提高,但極高危患者控制仍然不佳。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目前我國心腦血管防控領域存在三個“短板”,一是應該治療而沒有治療的患者,二是應該充分治療而沒有充分治療的患者,三是應該長期治療而沒有長期治療的患者,亟需改進和提高。因此,探索和建立適合我國人群的“動粥性疾病”綜合管理模式,有利于推動我國心腦血管疾病死亡率“拐點”早日到來。
此外,不能忽略“動粥性疾病”對于卒中和糖尿病患者的危害。美國卒中防治的成功經(jīng)驗表明,減輕卒中負擔,積極啟動他汀類藥物控制膽固醇功不可沒。但我國卒中患者膽固醇控制普遍不理想,藥物依從性差,與歐美國家仍存在一定差距。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因此,對于糖尿病的管理不能只盯著血糖,必須在理念上與國際接軌,要超越“血糖中心化”,通過加強對包括高膽固醇在內(nèi)的多危險因素的綜合管理,才能有效降低糖尿病并發(fā)癥。
(作者分別為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心臟中心主任、北京天壇醫(yī)院神經(jīng)內(nèi)科主任、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內(nèi)分泌科主任)
(責任編輯:秋彤)
2025-06-30
2025-06-28
2025-06-27
2025-06-27
2025-06-26
2025-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