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技日報 時間:2014-08-20 09:27:24 熱度:1209
新華社東京8月19日電 (記者藍建中)日本一項最新研究發(fā)現(xiàn),一種幫助分泌多巴胺的體內物質生物喋呤如果無法順利發(fā)揮作用,就會導致多巴胺分泌不足,從而患上帕金森氏癥。動物實驗證實注射生物喋呤可幫助恢復多巴胺的量。
帕金森氏癥是一種常見于中老年人的神經系統(tǒng)疾病,主要癥狀包括手腳震顫、動作遲緩、肌肉僵硬等。多巴胺是一種神經遞質,多巴胺的不足被認為是帕金森氏癥的發(fā)病原因。
生物喋呤是體內合成的輔酶之一,東京工業(yè)大學的研究人員懷疑多巴胺減少與生物喋呤有關,為此利用實驗鼠進行了實驗。他們給實驗鼠注射神經毒素后,實驗鼠體內的多巴胺的量逐漸減少,表現(xiàn)出帕金森氏癥的癥狀。
在實驗中,研究人員給一組實驗鼠只注射微量的神經毒素,給另一組實驗鼠間隔注射微量的神經毒素和生物喋呤,兩組實驗鼠24小時內都被多次重復注射。24小時后研究發(fā)現(xiàn),前一組實驗鼠體內多巴胺的量減少了80%,而后一組實驗鼠體內多巴胺的量只減少了50%。
研究人員還給正常實驗鼠注射生物喋呤,發(fā)現(xiàn)其體內多巴胺的量并不會增加。
研究小組認為如果生物喋呤能夠正常發(fā)揮作用,就能保持適量的多巴胺,反之,無法再幫助大腦分泌多巴胺。
由于生物喋呤作為治療其他疾病的藥物已經上市,研究小組希望它未來能夠成為新的帕金森氏癥的候選藥物。
(責任編輯:秋彤)
2025-07-04
2025-07-03
2025-07-03
2025-06-30
2025-06-28
2025-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