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中醫(yī)藥報 時間:2014-08-11 22:38:40 熱度:985
王國柱,男,1948年出生。中國中醫(yī)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醫(yī)學博士、主任醫(yī)師。擔任研究生院學位課程《黃帝內(nèi)經(jīng)》、《中醫(yī)各家學說》主講教授,研究生院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任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腎臟病專業(yè)委員會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尿毒癥課題組長,科技部腎病尿毒癥攻關項目課題組長,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傳統(tǒng)醫(yī)學師承班導師。
從事臨床、科研及中醫(yī)研究生教學工作45年。熟讀經(jīng)典,有豐富的臨證治驗。首創(chuàng)“益腎祛毒法”,擅于以中醫(yī)、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慢性腎炎、IgA腎病、尿毒癥等腎系疾病;以及腫瘤、血液病、脾胃病、溫熱病等疑難雜病。
組成:紅參10~15克,生大黃10~30克,丹參15~30克,生麻黃8~15克,五倍子15克~30克,旱蓮草15~30克。
功能:補元益腎開宣通閉,活血祛瘀祛毒利濕。
主治:腎功能代償期;慢性腎功能衰竭,氣陰兩虛、陰陽兩虛兼濕熱瘀血證。
用法:水煎服,視病情每日1~2劑。
方解:慢性腎衰(關格?。┑牟∫虿C十分復雜,突出的特點是正虛與邪實互為因果,膠著在一起。正虛為本,脾腎衰敗連及五臟;邪實為標,風、濕、濁、熱、毒、氣血瘀閉。正虛邪實始終為基本矛盾,貫穿疾病全過程,故見乏力、納少、嘔惡、貧血、肢冷畏寒、水腫、腰痛、頭暈、頭痛、少尿、面色黧黑、肌膚甲錯、舌質(zhì)胖暗,苔黃膩等。
方中紅參大補元氣、補心脾腎之氣,并有補氣生血之功。因慢性腎衰使全身各臟腑嚴重受損,單獨補益一臟兩臟難以奏效,非大補中氣元氣才可救諸臟之衰危。生大黃已成為公認的治療尿毒癥最佳的專藥,大寒峻猛之性,集通腑行氣泄?jié)?,解毒祛瘀功效于一身?br />
丹參活血祛瘀改善微循環(huán)障礙,并養(yǎng)血補虛安神,助紅參加強氣血流通,糾正代謝紊亂。麻黃振奮肺腎之陽氣,宣肺氣開腠理通血脈利水道,使溺毒從汗和小便排出。五倍子酸平,收斂固澀固精降火,與麻黃相伍,升散與降斂相得益彰。旱蓮草甘酸性涼入腎經(jīng),滋補肝腎涼血止血。
本方組方嚴謹、切中病機,攻補兼施益腎袪毒開宣通閉??擅黠@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降低肌酐尿素氮,改善貧血。此外,經(jīng)動物實驗證明,本方可以改善氮質(zhì)血癥,糾正高磷低鈣,提高血紅蛋白,改善脂質(zhì)代謝紊亂,利尿排毒,修復腎臟病理,增強抗氧化能力。
加減:嘔惡、納呆重加黃連、竹茹、砂仁;肢冷畏寒甚加炙附子、桂枝或仙靈脾、仙茅;頭痛、血壓高加鉤藤、決明子、川芎;腰痛、肢體酸楚加杜仲、女貞子、木瓜。(中國中醫(yī)科學院 卜一整理)
(責任編輯:秋彤)
2025-07-04
2025-07-03
2025-07-03
2025-06-30
2025-06-28
2025-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