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醫(yī)藥報 時間:2014-05-21 15:20:25 熱度:810
本報香港訊 中國香港中文大學醫(yī)學院眼科及視覺科科學系日前公布的最新研究結果顯示,使用控制近視的角膜塑形鏡(俗稱“OK鏡”)與感染性角膜炎直接相關。醫(yī)學專家提示,由于感染性角膜炎是一種致盲率較高的疾病,因此,人們須加倍小心使用OK鏡。
為了解香港學生感染性角膜炎的發(fā)病情況及其高危因素,香港中大眼科及視覺科科學系的研究小組對過去10年在韋爾斯親王醫(yī)院就診的病例進行了分析。他們發(fā)現(xiàn),在所有18歲及18歲以下被確診為微生物致病的感染性角膜炎病例中,38%都與使用OK鏡直接相關。研究小組同時收集了香港眼科醫(yī)院近10年的相關數(shù)據(jù),分析了23例因佩戴OK鏡引起的嚴重感染性角膜炎病例。結果顯示,患者平均年齡僅為15歲,平均接受了15天住院治療,所有患者經(jīng)治療后都留下了永久性角膜疤痕,其視力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
研究人員介紹說,在香港地區(qū),超過一半的12歲及12歲以下少兒患有近視,這一人群約有40萬人。OK鏡是一種用于暫時控制近視的方案,其原理是利用高透氧度硬性隱形鏡片將眼角膜形狀改變至理想弧度,從而控制近視。由于OK鏡的功效只能維持1~2天,因此患者每晚佩戴才能保持效果穩(wěn)定。此外,由于OK鏡與眼角膜直接接觸,使用時須特別注意清潔,否則發(fā)生感染性角膜炎的幾率會大大增加。
香港中大醫(yī)學院眼科及視覺科科學系楊樂旼副教授指出,在正常情況下,人體角膜在上皮細胞的保護下不易受到感染。然而,配戴OK鏡有可能造成角膜上皮細胞損傷,使角膜變得脆弱,如果加之患者配戴鏡片時清潔不到位,就會給細菌侵入上皮細胞提供機會,導致角膜炎。在患者未及時發(fā)現(xiàn)并控制病情的情況下,其角膜可能形成不可逆轉的疤痕,導致眼內(nèi)炎、角膜穿孔,并對視力造成嚴重影響。
香港中大醫(yī)學院的譚智勇醫(yī)生提醒說:“家長為子女選擇控制近視的產(chǎn)品時,應征求眼科醫(yī)生的意見,在充分了解相關風險和成效后,謹慎選擇適合的方法。無論選用何種方式預防或控制近視,家長都需要注意相關副作用,患者一旦出現(xiàn)不適或角膜炎癥狀,如疼痛、畏光、流淚等,應實時就診,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對視力造成永久的損害?!保肾?/span>
(責任編輯:秋彤)
2025-06-30
2025-06-28
2025-06-27
2025-06-27
2025-06-26
2025-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