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健康衛(wèi)生頻道 時間:2014-03-09 23:47:36 熱度:780
人民網北京3月9日電 (記者傅立波)“目前,一些職能部門在行政中還存在諸多越法行政、職責不清晰、效率低下等問題,這與政府提出的轉變職能,簡政放權總要求、大方向不符,建議政府去行政化的改革步伐再大些,再深些?!苯?,全國人大代表、老百姓大藥房董事長謝子龍做客人民網兩會代表委員“E訪談”,就他提出的議案與網友在線進行了深度互動交流。
圖為全國人大代表、老百姓大藥房連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謝子龍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進一步簡政放權,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減少中央政府對微觀事務的管理,市場機制能有效調節(jié)的經濟活動,一律取消審批。”、“優(yōu)化政府機構設置、職能配置、工作流程,完善決策權、執(zhí)行權、監(jiān)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xié)調的行政運行機制。嚴格績效管理,突出責任落實,確保權責一致?!?br />
謝子龍認為部分職能部門在行政中存在以下問題:
依法行政,但法不盡可依。依法治國和依法行政政策出臺,使國家的法制建設、行政機關以及廣大人民群眾的法治意識有了大幅提高,但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我國的法律建設卻沒有與時俱進,很多條款已經不適合當前的市場經濟環(huán)境。部分政府機關職員的法律意識還停留在依法行政就是把下級、基層馴服貼,并沒有認識到依法行政首先應該依法把自己治理好。
越法行政,政府職能部門的攬權行為泛濫,見利就攬。很多行政機關把依法行政中的““法”簡單理解,認為只要依法了,不管所依之“法”為何等級的法。為此,有些行政機關為了攬權攬利,不管自己是否有此種權力,也不管會不會與國家法律相沖突,內容是否公正,就自行“創(chuàng)制法規(guī)”,在依法行政之“法”中塞進本機關、本部門并不具備法律效力的紅頭文件,卻美其名曰依法行政、依法執(zhí)政,用自己的“土法”即行政手段而不是自覺地運用法律手段管理社會,置法律于不顧,以權壓法,以言代法。
懶政思維,職能部門或官員見責就推,不敢擔責任。在公務員隊伍中,有部分官員,包括辦事人員,“在崗卻不在狀態(tài),在位卻不謀其事?!笔构娨恢北г拐畽C關“門難進、人難找,事難辦”,這些不但會激化社會矛盾、群眾權益受到侵害,也會影響地方政府的公信力。
政府與市場職責不清晰,政府管了本該市場來決定的事情,另外政府該管的事情又沒管。盡管多年來政府職能歷經多次調整改革,在政企分開、政資分開等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但政企不分、政資不分的現(xiàn)象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有些地方、有些部門對微觀經濟運行管得過多、過細,行政審批事項較多,一些行業(yè)壟斷經營問題比較突出。
辦事效率低下,沒有相應的制度來監(jiān)督政府的運行效率,也沒有第三方的機構來監(jiān)督和督促政府的高效運行。由于政府組織結構不盡合理,中央與地方之間的權責劃分不清,同級政府部門之間權責不清,部門之間合作、協(xié)調機制不順暢,導致政府部門辦事效率低下,經常有民眾訴苦,為一件事常常要跑很多的部門,同樣的材料要往不同部門交很多次。
基于以上問題,謝子龍?zhí)岢?條建議:
1、法律修訂要立足國情,與時俱進。法律修訂要站在國家和人民的角度,真正做到公眾利益至上,杜絕個別政府部門為本部門謀利而制定或修訂相關“土法”,置法律于不顧,以權壓法,以言代法。同時,法律修訂應及時結合社會發(fā)展趨勢,保持法律與時俱進的時代先進性,做到紙上公平和現(xiàn)實公平。
2、讓政府和市場各歸其位。建議政府抓住新一輪行政體制改革機遇,按照“政府的歸政府,市場的歸市場,社會的歸社會”基本思路,創(chuàng)新行政審批方式和政府績效管理,加大行政服務實體平臺和虛擬平臺建設力度,積極推進并聯(lián)審批和電子審批,進一步減少行政審批事項,降低行政審批成本,最大限度地方便生產企業(yè),服務地方經濟,促進產業(yè)快速發(fā)展。同時,探索實踐行政審批服務質量管理認證,促進行政審批管理高效化、運行規(guī)范化、服務標準化。
3、政務公開,政府透明,減少自由裁量權。政府服務應切實做到“集中、透明、便民、高效”,把政府權力放在陽光下公開運行,從而實現(xiàn)政府與民心、民意、民情的聯(lián)動,保障人民政府為人民服務。如建立“政務公眾平臺”,及時發(fā)布政務信息;建立“行政效能微信投訴平臺”,接受社會各界對政府部門及干部辦事效率、工作作風等方面的投訴舉報等,切實防止故意拖延、違規(guī)審批等現(xiàn)象發(fā)生,破除行業(yè)壟斷和由此滋生的腐敗行為。
4、鼓勵政務創(chuàng)新,通過機制來鼓勵和選拔敢于擔當?shù)母刹俊?/strong>“國之興,長于政;政之興,在得人?!边x拔好干部,事關民族復興大計和人民幸福水平。因此,建議完善領導干部選拔任用機制,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創(chuàng)新和完善干部選拔,為民眾選拔出一批敢擔當、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領導干部隊伍。
只有處理好政府和市場、政府和社會的關系,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妥善解決“越位、缺位、不到位”等問題,做到凡是市場能夠調節(jié)解決的交給市場解決,凡屬于基層管理權限的還權于基層,從根本上改變束縛經濟發(fā)展的做法,真正做到思想上放膽、工作上放手、政策上放寬,使政府職能向創(chuàng)造良好發(fā)展環(huán)境、提供優(yōu)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得以有效轉變。
(責任編輯:秋彤)
2025-07-04
2025-07-04
2025-07-04
2025-07-04
2025-07-03
2025-07-03